有同学举手:“但余京回坐那位置会被讲桌挡住右侧黑板,好像还是需要给它加一个支架。”
罗维溪:“先不加支架,那个如果没安装好容易伤到同学。余京回需要看右侧黑板时可以跳到讲桌上来。这事我会跟其他老师说。”
小绒毛不服:“那不还是得跳来跳去,且被全班都看到了吗?还不如我自己悄悄在教室最后面跳。”
罗维溪:“同学们习惯之后就不会过分分心了。另外,上课时适当地出现一些调剂,有助于缓解困意。”
虽然由于罗维溪的独断独行、固执己见,导致小绒毛在学校内的开局有一点小闹心,但整体来说,小绒毛还是快速融进了这个班级、这个学校。
一周后,一年七班的所有同学、每一科的老师基本都已经适应了猫的存在,校内其他师生也习惯了在操场、食堂等区域经常看见这位猫同学。
小绒毛上课被抽问时回答的正确率不输给班里其他同学,每天的作业也完成得不错。
几次随堂小测试虽没有仔细排名,但至少可以肯定小绒毛做得不差。老师在课堂上重点强调过的易错题小绒毛从没在考试时答错过。
一年七班的同学们:“除了长相之外,余京回就是很正常的一个优秀高中生嘛。和我们一样正常且优秀。”
然后,在全校瞩目的月考中,小绒毛考入了前百的名次。
在按中考成绩分班的排名中,这本是被前两名班级霸占的领域。
当然,过去的成绩不能代表现在,这次月考中后面名次班级的同学考入前百名的还有好些。
比如与小绒毛同班的孔佑。
小绒毛拿到自己第一次与人类同台考试的排名,喜滋滋的,连余鹤的严厉批评它都宽容地当没听见、懒得又跟他吵。
余鹤的批评理由是:“八十九名?即使按这个成绩重新分班,你也只能入三班。”
三班是本校这一届高一平均分排第一名的班级。
余鹤:“你没正经上过小学初中,纯靠自学掌握不好答题节奏、考试时吃力还可以理解。但高一月考,只考这一个月学的知识,与你参加同一场考试的竞争者都和你接受的是完全相同的教育,连作业都基本是写的同一套,而你只考了八十多名?”
余鹤:“别说这是七班的师资力量不如前两名班级的原因。与你同班的孔佑可是考到了十一名,你却连前五十都进不了。废物!”
小绒毛继续对余鹤保持不屑:随便你怎么跳脚,反正我在学校里的行为你管不着。
小绒毛:你最多要求老师们对我更严格,但你真以为忙碌的老师们会理你吗?他们更可能会私下里吐槽你太过激。说不定还会鼓励我坚定自我、不要太把你的喊话当回事。老师可比你更怕自己班里的学生出心理问题。
余鹤原地走了两步,决定:“我给你请两个家教,你周日补课。月考知识的掌握度就被别的学生甩开近百名,这要是不及时补救,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必须防微杜渐。”
小绒毛懒懒地看着余鹤。
其实小绒毛并不反感补习,毕竟它才刚开始系统、亲身经历学校教育,正处于看什么都新鲜、想亲自试试的状态,补习算是此种教育模式的配套产品,一起经历了也不错,但小绒毛很看不上余鹤的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