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葵应下。

即便是周末,苏葵也不打算浪费,一周她只允许自己休息半天时间,毕竟也要注意劳逸结合。

她整理着自己的东西,前两天那个女人跟她完成了交易,苏葵得到粮票、油票、糖票若干,甚至还有几张工业券。她终于给自己添置上杯子水瓶,又买了一些糖果饼干,晚上给自己补充能量。

不过代价就是,她的钱包空了。要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大头是买票,花了她一大半的钱。除了买自己的东西,她还给赵老师买了菜,当作“租金”,还有给家里买的,零零总总,五十块钱就这样快见底了。

为了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钱是万万不可少的。苏葵又把目光瞄向了目前来钱最快最多的渠道——投稿。

想起上次和陆子光教授的交流,下篇文章的题目跃然纸上——《浅谈新时期文学》。

苏葵回到家,没有车的情况下,她硬走了一个半小时。她喘着气,心里琢磨着什么时候得买辆自行车。

一进门,就听见秦晓兰在唉声叹气。

“怎么了妈?”苏葵擦擦汗,把挎包里的东西拿出来,半斤红糖,十个鸡蛋,甚至还有一小块肉。她道:“您收好,给家里改善一下生活。”

秦晓兰吓了一跳:“你哪来这么多东西?”

“您忘了,我挣了稿费。”苏葵没说票的事情,只说是京大那边寄给她的。

秦晓兰这辈子没这么阔绰过,拉着苏葵的手忧心忡忡:“小葵啊,妈什么也不吃。你有了钱自己存着,将来多的是用钱的地方,女娃子身上得有钱。”

有了钱,做什么都有底气。

苏葵当然知道她的好意,老一辈人都节俭惯了。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她难道会眼睁睁看着家里受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