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本来也下意识不信,可一想到那人是苏葵,他忽然觉得就是。
此时,苏葵还不知道,她的这篇小说不仅在普通人之间传播,甚至还引起了文学界一番小范围的讨论。
如今报纸上正在连载第四期,故事情节已经进展到李小草和家里的极品亲人断绝关系,在学校里努力学习,直到迎来高考。出乎意料的,她选择了医学专业……
李小草与父母断绝关系时,她高喊——“我不是你们的附庸,我只属于我自己,我的未来应该由我自己做主!”
《华都报》发文称,这是一种“崭新的女性姿态”,在传统女性的身份上,注入了新时代自强不息,努力奋进的思想,是一次良好的尝试。
《新月报》也发表评论文章,称这篇小说是“新时代的传统文学”,在通俗小说和当代文学创作中取得取得了一种“平衡”。
不过有赞扬就有批判,《文评报》就批评它“思想性不足”“人物塑造不深刻”“借通俗小说之手段哗众取宠”。
陆子光等人就看见了《文评报》写的文章,此时他和研究所的几位教授就在谈论这件事。
“《文评报》这两年是越来越不留情面了。”一位老教授摇头。
“我看他们是太飘了。”陆子光说道,“就是咱们这些人,哪个没被他们点评过?”
《文评报》创办的时间并不久,但名气一点也不小,靠着发表评论文章,点评名家名作,不管任何人,任何缺点,他们都敢直言批评,常常在文学界引起一大片纷争。
“小说还没有写完,他哪儿得来那么多结论?”回去陆子光就跟赵芝兰和刚到家的陆成明两个说起这事。
赵芝兰就笑他:“你倒是比人家小苏还生气。”
“跟他们生气是犯不着,但小苏的小说还在连载,又取得了一点成绩,只怕他们还要抓着她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