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师一拍手掌:“我知道!是因为你写的那篇小说吧?”

和刘建一样,他作为语文老师,也关注到了苏葵写的那篇小说, 那些争论他也看了,正想找机会跟苏葵谈一谈,苏葵就来了。

苏葵就简单说了一下这件事, 陈校长这会儿缓过来了。

不就是在报纸上又发表了一篇文章吗,不就是这篇文章引发了文学界大地震吗,不就是华国作家协会都邀请她参加座谈会吗?

毕竟苏葵给他惊讶的地方太多了, 又多一件丰功伟绩好像也很合理……吧?

“你要去多久?”陈校长又担心起来, “他们不会为难你吧?”

听他们刚刚说的,对文章的批判很多啊。虽然苏葵平时厉害到几乎让人忽略她是学生, 但毕竟年纪小, 能受得了那些业界人的批评吗?

“这倒不会。”苏葵笑道, “都是文学界的前辈,大家聚在一起交流交流作品而已。”

文人都有自己的风骨,只靠作品说话,他们针对的也不是苏葵,而是她写的文章,更别说大家都是有名的学者,不会为难她一个学生。

不过苏葵猜,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苏葵猜得很对,这段时间争论作品的那些人很多都不知道苏葵的真实身份。

比如《文评报》的主编徐奚年。

那几篇关于《小草青青》的批评文章就是他写的。他是写传统文学的作家,十几年来创作过不少长短篇小说,同样是作协的成员。一向的观点是文学作品应该具有启蒙和教化的作用。

这会儿他就对报社里来实习的学生说:“现在的一些作家,就是过于追求娱乐性,完全忽略了故事的思想性,人物塑造太浮夸了……”

“其实我觉得故事塑造得挺好的……”那学生小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