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 连环画的身影遍布这几十年的华国, 后受到影视媒体的冲击才渐渐没落, 不过在这个时代,却是绝佳的宣传方式。
“你是说,将《清河乡之变》再绘为连环画发行?”
“是的, 书记。”苏葵又提到:“我记得,京城那边的美术出版社就曾经出版过《三国演义》,《铁道游击队》等作品,在民间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她不止一次看见有人拿着那种连环画废寝忘食地看了。
“除了文学作品, 连环画在民间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苏葵继续说道,“书记,我们完全可以双管齐下, 一边用小说的方式在娱乐中让群众了解清河大队的变革,一边通过绘画的方式更直观地展现清河大队的变化成就。”
向书记越听眼睛越亮,忍不住笑起来, 又夸奖苏葵:“你这个小同志, 这脑子就是灵活!”
在娱乐方式缺乏的现在,读报刊书籍, 看连环图画, 已经是现在最好的娱乐方式了, 而苏葵要做的,就是把这两样全部抓住。
“苏葵同志,每次你的提议都能带给我们不小的收获啊。”向书记开玩笑道,“你还有什么主意,一起说来听听?”
她提出建议哪一个没有引起震动?全部都是大手笔!关键是,这些提议还确实是行之有效。
“这倒是没有了。”苏葵也笑了,“不过在连环画的绘画上,我却有一个人推荐。”
“是谁?”向书记问。
苏葵说:“是京城美术学院的教授,赵芝兰教授,她是著名的国画大家,也同样精通西洋绘画技法。”
苏葵看过赵芝兰许多作品,无论是传统绘画还是西洋绘画,或是将二者结合,水平都非常高超,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画坛大师。
听了她的话,向书记笑道:“苏葵同志,非常感谢你的推荐,这件事我们会和宣传部和□□的同志交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