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芝兰的水平当然不会让他们失望,翻着这样一本小人书,一幅幅清河乡的画面在他们面前展现。
连环画是跟随书中情节的,从食堂还在的时候画起,大家一起做饭,平均分配,和他们所有地方都是大同小异,也是他们现在想要改变的日子。
迫不及待的人们直接翻到了改革后的清河乡。
在清河乡所有人的争取下,上级领导终于通过了这个决议,并亲自参与举行了解散仪式。
分还所有上交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粮食分到各家,他们自做自饭,养鸡养鸭,养猪种地,将自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赵芝兰的笔触生动,画面精美,不仅将里面的人物都生动形象的刻画出来,并且尤其生动地描绘了清河乡家家户户过日子的景象。
赵芝兰并没有夸大,只是如实地描绘,但就是这样才更加动人心弦。
所有看到的人心里都是一阵火热,一是小说情节再现的火热。
对于喜欢这部小说的人来说,看到自己喜欢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具现出来,心里没有不激动的。每一幅画他们都能说出是文中哪一段,大家聚在一起互相讨论,更是将小说和连环画的关系结合得更加紧密。
二就是为里面清河乡的红火日子感到火热,他们关注这部小说,一部分原因就是被里面描写的的景象吸引。
谁不想过这样的好日子?现在看到连环画将这些画面描绘出来更是激动不已,天天捧着看不说,还催着问队里的队长,公社县上的领导,什么时候能轮到他们?
群众的火热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甚至不用宣传队再下乡宣传就取得了这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