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人就是电台的一位播音员,年纪比苏葵大不了多少。一边给苏葵说电台的布局,一边有些腼腆地笑,据她说,她非常喜欢苏葵写的小说。她还曾经问过领导,好多人没有钱买书看不到这部小说,能不能在电台里播报这部小说,那边说了会考虑。
没想到这里也能遇见读过自己书的人,还曾经有这样的提议。苏葵只是笑道:“同志,我看这里就非常好,毕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播音员说得不错,他们位于广播电台第一层,这里确实规模不大,甚至只有三间屋子,这个时候的设备也比较简陋笨重,几乎不能移动。
但就像苏葵说的那样,有众多德高望重的老师在这里,谁也不能说这里简陋,况且能来到这里,也是自身水平的证明了。
播音员早从先前几位教授那里得知苏葵要来这里的消息,还知道她翻译了自己的小说,可以说早就盼着苏葵来了。
“苏葵同志,你今天也是要给大家讲《小草青青》吗?”
她将几位教授在电台的课表交给苏葵。他们基本是按照课堂上的教学来的,偶尔也会讲解一下课堂以外的知识。
因为她看苏葵什么都没有带,所以才有此一问。
“老师们的知识讲解已经非常优秀透彻,我就不在这里卖弄了。”苏葵笑了笑,“比起讲课,或许大家更愿意听我讲一讲如何学习吧。”
说话间,播报的时间快要到了。
她并不知道的是,同一时间,京城广播电台在元旦庆祝新闻播报完毕后,插播了一条重要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