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玉书……莫不是赫赫有名的玉面谭郎?”
听见这话,邓文远不轻不重的“哼”了一声。
说起谭玉书的名字,天下学子无人不知。
建和二十年殿试,数百名学子鱼贯而入,嘉明帝高坐殿上,突然眼前一亮,指名要末尾一少年学子上前问话,此人正是谭玉书。
被点名的谭玉书虽有些许茫然,仍是依礼上殿稽首,起身后,对着嘉明帝盈盈一笑。
这一笑不要紧,嘉明帝当即心花怒放,脱口赞道:“玉面盈秋水,谭郎笑看波,美哉谭郎,合该为我探花哈哈哈!”
于是殿试未毕,状元未出,先点出一个探花来,真可谓科举场上旷古绝今的新鲜事。
此举虽然震惊天下学子,但历届取士,素有“选姿容俊逸之人为探花”的俗例,加之又是陛下金口亲许,亦不失为一桩破格选才的美谈。
于是转而好奇,“美哉谭郎”,究竟美到何种地步?
等千辛万苦见到真人后,莫不惊叹,回去后纷纷写诗著赋,谭郎美名遂越传越远。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是一桩美谈,但对邓文远可不是,因为好巧不巧,他与谭玉书同科,且排在第四。
这可真是千古奇冤,邓文远寒窗苦读十八年,只为一朝得中,就差那么一点名列三甲、跨马游街、青史留名,偏偏冒出一个谭玉书。
年仅十七的毛头小子,才无二两,文无三分,靠一张脸风头占尽,你说气人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