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绵绵:“绝情才对。换作我是三嫂,等我治好病,我就在外面不回来了。反正和男人也没领证不算结婚,随时能走。到一个没人的地方重新开始,或许能遇上一位不要求她生儿子,会疼她三个女儿的男人呢?”
韩淑静:“想得美!一个女人带三个孩子哪那么容易啊?哪个男人傻?替别人养孩子?而你三嫂除了没有一纸证明,在我们村我们都知道她结婚了,认可她是萧家的媳妇。”
李绵绵:“村里人认可有什么用啊?三伯三伯母那么凶?三嫂勤快,听隔壁三表婶说,她家的活基本上都是她干,三哥整日游手好闲,这样的男人有等于没有,还不如不要。自己单过多自在,以后等女儿大了尽享福。”
韩淑静:“你想法不对,她在这儿再不济至少有公婆帮衬一把,孩子也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啊。”
李绵绵不打算和婆婆继续讨论,她担心她们吵起来,影响感情。
她敷衍了几句,走到院子里喂兔子。
萧福明回房,悄悄拿出纸笔,写信给萧远道。
叮嘱他等儿媳妇到了领证的年龄赶紧领证。
她太有想法了。
女人有主见会作妖,她年纪小,又涉世未深,到了大城市难免会被繁华都市晃花眼,平时一定要盯紧点。
萧福明洋洋洒洒写了两大张纸,塞进信封,贴上邮票,拿到邮局投递。
逢集这一天。
韩淑静拉着李绵绵赶集,镇上买卖做得好的还是供销社。
路边摆摊的除了卖些小吃,或者布鞋,要么就是编箩筐,卖农具草席这些,她都干不来。
李绵绵觉得自己在镇上找不到发财的路。
那天在县城晃悠了半天,除了做手工也没有别的好商机。
电影门口卖烤地瓜的生意倒是不错,一天五六块能赚。
但她没有工具,没办法干。
她琢磨着等到走的那天,还是厚着脸皮问公婆借路费。
这么想着返回家中。
远远瞧见自家门口围了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