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惟自古圣帝明王之致治,其法非止一端,……义廪之发,将以赈饥,而侵牟或不免。田租之蠲(免除),本以宽赋,而苟取或如故。……子大夫博古通今,夙抱经济之蕴,其据经以对,毋有所隐,朕将览而资治焉。(注1)”
朱厚照也奉命随驾旁观此次殿试,看到考题的那一刻,当真佩服父皇这一步走得够大,同时也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真心实意地觉得,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能有这样一位父皇,真是他的幸运。
只不过,看到这个考题时,朱厚照就知道,这次的状元之名,跟王守仁和唐寅是彻底无关了。
会试有三场,从四书五经诰表疏判到策论,三人各有所长,最终排名也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可殿试只有这一场一道题,最终名次还是由皇帝确定。一看这考题,就知道皇帝是下了决心要整顿吏治、改革田赋制度,那必然需要一把利刃,来切开官场和世家豪商们的关联。
王守仁本就出身官宦人家,也是名门望族,唐寅虽然是商户出身,但因为梁储的关系,入京之后,屡屡拜访朝中大佬,俨然已成李东阳程敏政门下弟子。
他们本身就是这个阶层和利益团体的一员,或者与之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弘治帝自然不会再选取他们作为手中刀。
只有伦文叙。
伦文叙出身贫寒,父亲务农出身,后来没了田地,就靠撑船为生。古人曾说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卖豆腐。撑船为首,其中艰辛可想而知。如此赚来的钱也只够一家人吃饭,根本无法送伦文叙读书,他完全是靠天赋和兴趣,从隔墙偷听私塾讲课,沙地练字,终于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免费收他入学。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勤奋的天才,这些因素缺一不可。
伦文叙有天分,方能自学成才,勤奋而好学,才能在私塾名列前茅。坚韧不拔,才能在贫困失学后继续自学,一边种地卖菜,一边钻研学业,就是靠着这一文一厘积攒起来的盘缠,才能踏上科举应试之路,从广东南海县的一个小村子,走到了今日京都皇城保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