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

大明顽帝+番外 辛宸 2606 字 4个月前

弘治帝奉行的是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收回了成化年间派去各地收税的宦官,减免了赋税的同时,对于以往严苛的货币管理制度,基本上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不问官不究的态度。

所以这十余年间,民间的交易又开始以铜币为主,金银为辅,可大明朝廷已经有五六十年没铸造过铜钱了,市面上流通的铜钱也会有折损,自然会出现短缺。

高高在上的皇帝是不会用铜币的,阁老们基本上也不会管家里采买,也不会用到铜币,只有那些每日只能赚几十文或十几文的普通百姓,每一枚铜钱上,都沾着他们的血汗。

刘健的脾气最为耿直火爆,当即便说道:“敢问陛下,这些□□从何而来?依大明律例,敢造□□者,斩无赦!”

弘治帝叹了口气,冲小太子抬抬下巴,“是他收到个聚宝盆带出来的。”

“聚宝盆?”李东阳皱了皱眉,“那不过是凡夫俗子间流传的故事,实为一些招摇撞骗之人的幻术,太子殿下莫不是被人骗了?”

“那到没有。”朱厚照一脸无奈,他这位老师难道不相信自家弟子,以为他就是那么容易被骗的人吗?

“只不过我本来也以为他是个骗子,可没想到,这骗子是为了进京献宝。”

他小小的个子,大人一般叹口气,说道:“这聚宝盆不是宝,□□才是真的宝。”

若不是现在就发现,等这些□□流通到全国各地,充斥市场,必然会侵吞大量百姓的血汗钱,而朝廷就算发现,想要大举销毁,就会严重破坏百姓的利益,等于要直接腰斩百姓的一半收入和资产。

可若是不销毁,就等于被那些造币之人控制了整个铜币市场,早晚会将大明的经济冲垮。

三位阁老都是人精,稍微一想,就能想到这个后果,都不禁齐齐倒吸了一口冷气,再看着地上那箱铜币时,简直像是在看一堆足以毒害整个大明经济的毒虫,避之不及。

朱厚照亦是后怕不已。

前世这会儿,他根本不记得曾经发生过这件事。只是知道,从正统年禁止铜币交易后,很多年都没有铸造过铜币,而在四年后,也就是弘治帝驾崩的前一年,弘治十六年,官方突然开始大量铸造钱币,当时朱厚照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铸造出来那么多的钱币都去了哪里。

因为一年后他接手国库时,里面连穿铜币的线头都没留下,干净得连老鼠都养不活,连给弘治帝安葬的钱,都是从内府和皇后手里硬抠出来的。

那时他不知道也不明白怎么回事,只是抱怨父皇给自己留下的烂摊子,那些让人头秃的政务,哪里有跟鞑靼人打仗来得带劲,更何况缺钱就造钱,由着刘瑾和八虎们狂折腾一番弄来银子就行,留下的骂名,也有自己的责任。

现在看到了这个苗头,想想以后可能发生的后果,朱厚照才知道,当初父皇身体已经到了快撑不住的时候,还要竭尽所能地用国库内府的钱来换回百姓手里的□□销毁,可见这些□□的祸患之深,几乎是压倒弘治帝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还好,这一次,他提前了四年就发现了这些□□。

谢迁说道:“陛下这几年来已经放开钱币交易,准许百姓以铜钱和金银买卖,故而市面上对铜钱的需求量大幅度提高,可原来禁用铜币后,朝廷已多年不曾铸造铜币,这些人就是看准了其中的缺口,大量造假,而普通百姓原本多以物易物,多年不见铜钱,也很难分辨真伪,才会给他们可趁之机。”

李东阳点点头,跟着说道:“此案必须尽快追查,务必追缴所有□□,以免给百姓带来更大损失。”

刘健说道:“不仅如此,还请陛下准许再铸铜币,以弘治通宝取代以往铜钱,命所有人务必前往官府兑换铜钱,必可溯源追本,找到那些造假之人的来处。”

朱厚照一听,本想说人家造假的未必这么容易就去以假换真,那得多大的胆子。再一想,造假的未必是用□□的人,但以现在的交通和物流情况,不可能扩张的范围太大,那么以刘健的这个办法,的确可以实现。

弘治帝叹口气,说道:“如此,就有劳诸公辛苦,务必尽快铸造新币,追查□□,以免影响民生。”

三位阁老都齐声应诺,匆匆告退,赶紧安排各自的手下去制定工作计划,这查案的事有皇帝亲自抓,自然是由锦衣卫出马,可铸造钱币之事关系重大,他们还得跟户部工部等人联合开会商议,至于如何兑换钱币,抑制物价等等,都得由专人处理,其中细节繁复之处,稍有不当,便会带出一群人跟着栽进去抄家灭族。

弘治帝奉行的是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收回了成化年间派去各地收税的宦官,减免了赋税的同时,对于以往严苛的货币管理制度,基本上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不问官不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