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什么事都叫你阿玛,额娘顶多是当个陪读的。
那些字和意思她也不是不认识,顶多是不如长期涉猎这方面的四爷厉害,可她清楚的知道一点啊——辅佐孩子功课是最为让人生不如死的过程,没有之一。
想起还没有被快穿局选中时的那一世,即在她最初的世界里,她给朋友的孩子看功课,犹记得那是让人七窍生烟的时刻,历经几世都记得,怎么说都说不通,而且那孩子总是用着湿漉漉的眼睛看着她,这么可爱的孩子,她怎么可能还生气,只能将气憋在自己心里,于是整天都不得劲了。
欸,这长久下来怎么了得,幸亏这时候还有一个四爷在,依四爷的负责性,估计还能在完成辅佐功课的同时,给塔娜再布置几门功课吧。
……
乾清宫
雍亲王又一次到了这里,仍是一进门就目不斜视,直径行礼。
康熙有时候还挺服气他这个四子守规矩到这个份上的,他已然将老四召进宫里多次了,就没见他有一次松懈过,唯独在府邸的那一次,姑且才算是他们父子俩处的最为轻松惬意的时候吧。
“坐吧。”康熙没好气道。
一旁的太监早就布下了椅子,胤禛随声坐下,“儿子多谢皇阿玛。”
康熙抬头看了一眼他,“你若是真多谢朕,还老摆着这副冷面色像个什么样子,朕是你皇阿玛,不是让你讨债的,给朕笑一笑。”
若是让他没看见老四对弘昭一副慈爱的模样时,他怕是只会觉得老四这副样子很正常了,但有了弘昭做对比后,他就觉得哪哪都不得劲,越看老四的脸面越觉得心里纳闷、不爽,哪有给老子摆脸色的儿子。
胤禛头一回听闻皇阿玛对他有这么奇怪的要求,神情更是僵了一下,试图扬起嘴角,殊不知这种强求之下弄来的笑容是皮笑肉不笑的典型代表,“皇阿玛?”
得了,康熙是彻底没眼看了,嫌弃道:“你别笑了,比哭还难看,说出去你别说是随了朕的种,就说是随了你额娘德妃的容貌。”德妃长得好看,但笑着也不好看。
胤禛立马收回笑容,他也不是见谁都笑的,皇阿玛更不在其中,但都说孝顺一词,他且照办,皇阿玛不喜了,那他还笑什么。
只是皇阿玛的意思还真是越来越难以揣测了,先前还将十四看得重要之极,眼下又将年羹尧提拔起来,权衡之术越发厉害,自己还是不能全然将皇阿玛的心思摸透,就比如这次,还有诸多的“这次”,他还是不大明白皇阿玛将他召进宫里,但总是让他陪着说话是什么道理。
若是说相同他培养父子亲情,也没有皇阿玛这般做法的,就单单将他晾在一旁,该是批改奏折时,连看都不看他一眼,他就干坐在这儿。
康熙挑起眉眼,没注意他这个儿子在想着什么,他只管完成自己的目的即可,自从打定主意选这人后,他仔细了解一番这老四,才发现这四儿子的名声坏到什么地步了,于朝廷中是孤臣的存在,少有结识的朝廷臣子。
作为一个帝王,康熙自然知道这般情形的弊端是什么,还会成了这新帝承位后的一大弊处,甚至是朝廷不稳的最根本原因——老四会将朝廷稳住,但未必能在保全名声的前提下将朝廷稳住,总要牺牲一些东西的。
因而在两方人马都势均力敌的情形上,他是要想法子改善老四的名声的,至少让这朝廷臣子有所迟疑,毕竟没有什么比皇帝的看重更重要了。
至于旁的,那就无足挂齿了。
看了一眼仍不知所云的老四,康熙低下头继续看奏折。
这老四,还得再磨练磨练啊。
……
康熙六十年年中,康熙召抚远大将军胤禵归京,这十四阿哥的归来是得来一片欢喜的,先是八爷党有了十足的底气,再然后就是一众站在十四阿哥这边的朝廷官员了,自己心仪的储君总算归来了,可不得欢欣鼓舞啊。
当然宫里面还有一个德妃娘娘,这打小养在膝下的阿哥和早早地就被抱走的阿哥在她心里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无处不亲,后者是脸面上过得去就行,这区别就体现在十四阿哥和四阿哥身上了,毕竟四阿哥在德妃地位不显时是交由孝懿仁皇后抚养的,与生母德妃亲近的岁月实在太少了。
所幸雍亲王已然是不大在意这些区别了,他只在意这十四回来之后,这宫中的形势会发生什么变化,只是这十四归京之事似乎是走过过场,在年底之时又奉命回了西宁。
这番变化,大抵是旁观者清了,胤禛还在不解这事时,魏婧薇淡淡道,“爷,您要是有什么事不解的话,那就往其根本处看,皇上总会顾及一些事的。”人非圣贤,哪能不顾及一方的利益,更别说这人还是帝王了,现下想的也只能是这大清江山的传承。
对,有什么事都叫你阿玛,额娘顶多是当个陪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