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刘二桃对这一家子的耐力没什么信心,这里面也就黄三平是个正经能下力气的,剩下的黄老大一家不必说,种地都不愿意种的,能吃下做粉条的这点苦?还有个没事就爱指指点点的黄老太,再加个爱挑事的黄萍萍。想想都能知道这家子人什么后果。
不过现在周边村镇被钱雨的粉条厂给带起了生意,不管明年怎么样,今年只要做粉条的,应该都能挣点钱,不过是多少的区别而已。
分出来的黄老四家也开始做粉条了,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的粉条卖的便宜,比别人家的粉条卖的至少便宜好几毛。生意可谓是十分红火。
前段时间,黄老四媳妇恰好碰见她去黄家村收红薯,那个脸色啊,简直把“穷人乍富”写在脸上的轻狂样子。
刘二桃话里都带上些火气:“钱雨,你不知道农村里那点事。我话撂在这里了,粉条这生意虽然好,但是除了咱们厂子,其他那些小作坊,要不了几年就得出幺蛾子。”
刘二桃就是乡下土生土长的人,自然知道有些人的臭毛病和小心思。挣了钱,就想挣更多钱,眼界不从市场出发,就盯着周围跟自己一样的小作坊。互相之间别着劲儿,觉得把对方弄下去,自己就能占据了所有好处。
钱雨前段时间有点郁闷的问她,说明明是个好事,只要周边几个村镇齐心协力,把这个粉条之乡的名称落实了,那迟早这边家家户户都能挣到大钱。为什么这些人的眼光就只盯着她一个厂子呢?
刘二桃心说,这些上来就剪你电线的人,你跟他们提什么将来?心不往一处使。她去找村干部,结果连村干部都模棱两可装糊涂,话里话外都是说钱雨不算是刘家村的人,刘二桃怎么胳膊肘往外拐。把刘二桃气了个仰倒。
就冲着这些个糊涂人,早晚粉条这个生意要垮棚!
刘二桃气呼呼的,手上却不敢用力,把晒好的粉条放进仓库:“咱们的粉条厂能开好多年,他们的,明年都不一定能成!”
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钱晴去不了省城,干脆就让闻兰代理,给代工厂和总厂的工人们都发了红包。
总厂是大本营,钱晴直接按人头核算发了奖金,再给每个工人发了一捆粉条,两斤熏肉,一瓶辣椒酱,一袋大米。代工厂那几家,钱晴也就是意思意思,光是辣椒酱和粉条。
钱母的辣椒酱现在每个月的出货量虽然在上升,但是钱晴钱雨都忙着自己的生意,中间一直没有怎么帮钱母去规划。所以钱母的辣椒酱还是那几个客户,铁路上是林晓慧,油田这边就是放在小卖部代卖,还有就是南面卖煲仔饭的阿飞的店,剩下就是些散客,比如上次买到宋晓红假货的大学老师陆家诚。
钱晴这次把红娟辣椒酱定为员工的年礼,也是考虑到年后给钱母出出主意,怎么把辣椒酱销到省城去。
闻兰在省城那边发完奖金就回了y市,也把今年的核算做好,出了一个报表给钱晴。上面的数字叫钱晴美了好几天。
只要晴月这边稳住,明年年中,她就能把自己的卫生巾厂开起来了。
说起来卫生巾这边,徐阿花跑业务虽然不错,但是推广效果并没有多好。钱晴给徐阿花批了款,在y市周围的几个市,找了几家商店合作。
每个月递上来的营业额依旧不高,所以现在卫生巾购买最多的,还是y市的大本营。
钱晴之前的想法没有错,油田的供销社在刚开始的几个月还按照厂里的说法每个月进几千包的卫生巾。
油田几个厂子算下来,工人带家属,每个月至少需要上万包,考虑到还有很多人不用,几千包也尽够了。
但是后来慢慢的,供销社进货越来越少,最近几个月基本上就卖不动了。
这中间固然有价格的因素,供销社卖一块钱的卫生巾,钱晴这边只卖七毛多,要是一次买多了,还能更便宜。首先在价格上,很多妇女就不会选择去供销社买。
再来就是供销社的态度了。女工和家属们每次去买卫生巾,供销社都是偷偷摸摸的,卫生巾不上货架。都是直接丢在货柜后面的箱子里,款式只有一种。偶尔碰上难搞的售货员,那个态度就别提了,活像是她们要买什么违禁品。
钱晴那边就不一样了,她的晴月店铺和烟酒摊,都有卫生巾卖。要是来不及往梧桐大学跑,那直接从晴月的店铺买也是一样的。
钱晴看着徐阿花交上来的总结报告,在心里想着怎么去打开市场。徐阿花很努力了,就是这个市场还不够成熟,y市是有李红梅这些妇联的干部带着才认识到,别的地方就未必有这么负责任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