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页

古代朝廷的休沐定为十天一洗,十天放一天的假,这一天就是专门洗澡洗头发的,足足一天的时间用来完成这一件事,可见费时费力。

所以,忙起来的时候顶着大油头什么的,纪墨想,这也算是兢兢业业的体现了。

一心二用地开了个小差也没影响纪墨对毒虫的选择,他这次要制作的是金蚕蛊,这种很具有代表性的蛊虫,形状似蚕,表皮金黄,因此得名金蚕蛊。

这种蛊虫也算是噬人蛊的一种,金蚕蛊用于投毒,可使人浑身疼痛,若万虫噬咬,最后很难说是疼死的还是金蚕蛊破腹而出致死的。

选择这个蛊虫作为第一次制作的作品,一是因为色彩好看,二就是具有某种经典了,制作的配方和过程,都是十分成熟的那种,出意外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一次成功。

但制蛊这件事,本来就是不一定的,即便是丽,也总会收获几罐毒虫尸体,这种失败是必然会有的,跟各人的手段是否纯熟无关,只能说原料们还是具有一定自主权的。

这些毒虫尸体也不是全然无用的,丽会把它们收集到一起,或者成为其他蛊虫的食材养料,用这些蕴含毒性的尸体再去投喂蛊虫,让蛊虫更毒,或在其中产生什么变异之毒。或者再把这些毒虫尸体密封,容它慢慢变化,有的会发酵,有的会生出类似霉菌的有毒菌丝来,这些,也可当做蛊虫使唤。

本来蛊虫就是承载毒素的一种载体,是否是虫子的外表,完全不重要。

这样培育出来的蛊虫,多半都是噬人蛊之中的一员,这么说吧,让人死,在蛊师看来很容易,但让人活,或者半死不活,就很考验功底了。

纪墨不敢问这些蛊虫的功效都是怎么得来的,只能说,一代代人,少不了用人试蛊的做法,否则,谁能知道这些蛊虫是否能在人体内繁殖呢?

这就好像药物一样,想要对人起效,如果不经过临床试验,谁又敢说自己制作的药一定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