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话中,若是从没接触过的生词太多,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好像有人当街背诵文言文一样,哪怕是名篇巨作,恐怕也有不少人会因为音和字对不上,而理解不了句子的意思,从而不理解全篇的意思。
纪墨不是第一次给人当老师,见过的学生弟子之类的,也不是齐鹏这一个,只看他这样问,眼神闪烁,就知道这番讲解多半都是白讲了,对方还不认字,你跟他说文言文多好多好,他就能听懂了?
“罢了,是我忽略了,咱们从头再来。”
纪墨知道问题在哪里,就换了种讲解方式,看看桌面上的各色药材,从中拿出一块儿根茎状的已经炮制好的展示给齐鹏看,“此百本,性微温,有补气固本,止汗脱毒,生肌退肿之效,日常所用,并不能全株而入,必要有一二舍弃,炮制之法,便是舍弃毫无效用之处,再把有效部分加以处置,方便贮存使用……”
放弃了给齐鹏直接讲解有关药效方面的种种作用目的什么的,可能书本上通常会有“作用”“目的”之类的考点必备,需要记忆并背诵,但放在现实中,知道这样做有效,应该这样做就可以了,至于好处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大可不必反复强调。
刨除掉那些可能算是繁文部分的内容,剩下的就简单好教了,来,一二三,我这样做,你这样做,扔掉的就是不要的,留下的就是有用的,至于这些有用的怎么用,那是大夫的事情,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所有有用的都留下。
同时,这些有用的可能本身也需要一些处理手段才能有用,这便是炮制了,就好像加工食物一样,要想这东西能吃,首先要把它做熟了,因为一些东西,生吃是有毒的,好像豆角不能生吃一样。
这些天然的药材之中,也总有对人体有害的部分,需要经过炮制去除,再有一些杂质,也需要这种方法来做出筛选,之后剩下的就是能够安全入药的部分了。
先知药材,识药性,明其效用,后方可入药,以表定里,以内调外,方是医师手段。
这般学起来,前期便都是在积累知识,直到中后期才能够接触到正经的学科,就好像是从事某专业的人才,未必小时候就是学这个专业的,很可能是从认字开始学,学到后面,各方面都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才学习某项专业的技能。
纪清志对齐鹏没有更多的要求,他早就有心培养一个弟子,帮衬自家儿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日常帮个忙,炮制药材这种专业性强的事情,不可能托给帮佣来做,若是自己做,有条件的时候,他还是愿意对自己好点儿的,而不是把时间耗费在这些琐碎上。
学徒就是一个不要钱的帮佣,并且还能任由打骂,这种小工,能有一个有什么不好呢?
正好齐鹏送上门来,看着也还不错,心性上,短时间内也看不出什么不妥当的,但那胆小怕事的性子倒是不错,这样的人,可能无法担事儿,同样,也几乎不会惹事儿,更容易服从管理。
纪清志倒是厚道,不是专门为找下人的,所以也不禁止纪墨教齐鹏一些药理知识之类的,他能看出来,纪墨在说这些的时候,自己也是在思考的,显然也是一种学习过程。
教学相长什么的,可能书院的先生会更懂一些,纪清志只是隐约觉到了这个意思,并未深入思考。
“有些药材,不经炮制,是不好用的,这就好像是你做肉时候必要放调料,可为何有些调料要研磨成粉切分成片,不正是因为这样做方能利于味道(效用)散发吗?”
说是不讲目的,不讲作用,可为了便于齐鹏理解,纪墨还是想办法做出了比喻来,说明其中的道理。
有些东西,就是如此,若是不明白一句话的道理,可能这句话说上两三遍都记不住,可若是懂了,一句话而已,一遍就能记得了。
心里头知道这样做是对的,那么,手上的动作就不会迟疑,能够快而好地完成炮制工作。
“再有些,比如这白附片,若是不炮制妥当,是不可能放到外头以供用药的,它的毒性太大,唯有蒸煮才能去除些许,安全入药,否则,是决不能用的……”
“咳咳。”
纪清志轻咳两声,打断了纪墨的讲述,在他和齐鹏看过来后,出声道:“这些且不必说,先把那简单的学了,再说这些。”
纪墨微愣,很快反应过来,这是因为没经处理的白附片是有毒的,对于这些带毒性的东西,纪清志一向是讳莫如深,如果一定要收,收上来的当天就会全部炮制妥当了,若是那些需要晾晒再炮制的,他一般都不太愿意收,便是收了,也叮嘱纪墨,不可离了他的视线,那些帮佣厨娘,都是不准靠近的,这方面,纪清志很有些防患于未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