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的第一路当然是关注生意的,这是他们生存的根本,由糜海仓带着儿子糜传家亲自出马,往青藏高原。
糜海仓是等从冉州来的二儿子糜佑家的船队到达菊花岭码头后一起走的。
冉州和梁州方面的人聚齐后糜海仓专门召集了一个非正式会议。
说非正式,主要是糜海仓想刻意淡化冉州的老生意和梁州的新生意之间的竞争关系。
糜佑家用的人之中,除了把头级的人物,伙计是清一色的年轻人,他们中的许多人跟梁州这边商队的人是第一次见面。
糜海仓召集的非正式会议是在菊花岭的临时住宅宴请自家冉州商队的伙计之后。
会上,糜海仓清楚地表明了两个大的原则。一是糜家梁州商队到青藏后,茶叶和皮子生意要完全避免同自家冉州商队竞争,如果避不开,梁州要给冉州让路。
因为他们的成本更高、风险更大。瓷器生意,梁州要为冉州服务,形成实际上的上下游关系。
但是,为了不在西宁和格尔木的经销商中造成混乱,自己此行并不拜会原来冉州方面的老商户。
二是运输方面,褒河口以西完全由梁州方面负责,进一步轻冉州方面的人力成本。
明确了这些合作伙伴有议论也有些担心的事项之后,冉州梁州两个队伍更像一家人了,冉州的老伙计也主动地担起了传帮带的责任,大家很快相处的真的跟一家似的。
各地运来的白茶、黑茶、乌龙茶被装上船,马队则全部驮上了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