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到了梁州之后,读报几乎成了我们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途径。
从早期读洋人办的报纸,到后来看《申报》、《新青年》和《中央日报》等报刊杂志,到了梁州后读报的机会少了很多,就连咱们《梁州日报》也很难看到当日的。依我看,办报是个问题,发行是个更大的问题。”
社长一听遇到了一群爱读报、懂报纸的年轻人,就请他们一起去会议室坐坐,想仔细听听他们的高见。
要来《梁州日报》的是糜腊佳,谈话当然以她为主。
糜腊佳说:“报纸,从英文的字面上理解叫做「新闻纸」,就是说它是消息的载体。但是,我理解的报纸除了告诉人们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之外,还应告诉大家为什么会发生这些?
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值得倡导的、哪些是应该摒弃的?
也就是说,要有言论,要有评论,要有社论。这样,时间长了,一份报纸的立场、观点就是鲜明的。
观点一致的人会阅读,观点相左的人也会关注,就会形成自己的读者群。一张纯粹的「新闻纸」是没有生命力的。”
社长见糜腊佳停顿下来了,就接着她的话题问道:“以糜小姐的见识,我们《梁州日报》的立场、观点应该怎样定位呢?”
糜腊佳回答道:“听社长先生说,批评你们的是国民党的省党部和州党部。也就是说,贵报是国民党的报纸。
国民党的基本党纲就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那「三民主义」当然应当成为贵报的基本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