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可算是想开了,愿意嫁人了。
两年前,谢昭华偷偷跑去灵昭寺,林如芝以为谢昭华因梁悯肝肠寸断动了出家的心思,吓得不行。
谢昭华回府后,同往常一般读书写字,弹琴作画,时不时向她的讨教女红,她这才安下心来。
她和太后明里暗里问谢昭华愿不愿意入宫多次,谢昭华总是笑着摇头。
林如芝以为谢昭华断了对梁悯的心思,眼瞧谢昭华到了说亲的年纪,也就替女儿相看起了夫婿。
凭谢家的家世,女儿的亲事绝对不成问题。
可林如芝没想到,问题竟出在谢昭华这里。
这一年下来,林如芝搜罗了京都家世样貌拔尖儿的公子,花重金派人描了他们的样貌给谢昭华相看。
谢昭华只装模作样的扫了一眼,就垂眸摇了摇头。
知女莫若母,林如芝哪能不知,谢昭华这是对梁悯旧情难忘。
别看女儿平日一副温温柔柔乖顺懂事的模样,偏偏心里比谁都傲,死活不愿点头入宫……
谢昭华还有两月就及笄了,林如芝心里一片愁。
愁上心头之际,明苑的丫鬟秋儿昨日告诉她,姑娘书案上写了宣王世子的名讳,还在一旁留了诗。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林如芝哪能不知这是表露的诗。
林如芝听完,心里一个激灵:
女儿这是……对世子一见钟情芳心暗许了?
林如芝喜忧参半。
终于有人能入自家女儿的眼了。
可那人,是性子冷淡的世子,她怕女儿会受苦……
谢昭华看出母亲眼里的难以置信,笑着接过话:
“母亲,既然太后姨母说女儿的及笄礼不可轻办,届时,母亲预备请哪些夫人?”
见谢昭华上了心,林如芝面露喜色,掰着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