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发现--压根就不需要他多做什么。
还是那句话,净涪坐得太高,走得太远,也太抽离了。
他于妙音寺之间的关联,实不是他依附妙音寺的关系,恰恰相反,是净涪师弟他在引领妙音寺。
多的不必说,细的不必说,一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个冥府方案,就足以让净涪立于不败之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让妙音寺扎根,冥府则给妙音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料
整一个妙音寺上下,没有谁够资格苛责净涪。
净涪和他是不同的。
他需要接受妙音寺上下挑衅、品评的目光,但净涪不需要。
净涪师弟现下这般更好。不是净音嫉妒净涪,不愿意看着他好。而是
这样的净涪他让妙音寺上下惊醒--他不是真正完美无缺的神佛,他是一个与他们一样生在此间长在此间有血有肉、有喜有怒的人。
他尚且年轻,年轻到还会冲动。
很多时候,完美并不是完美,缺陷也不是缺陷。
净音在原地站了一会,忽然摇头,微微笑着轻叹。
师弟啊
净音很快又站到了案桌前,抽取出一份全新的卷宗细看,看过之后,认真斟酌过一番,又起身往身后的书架上寻找了几份资料,仔细考察查探过,方才提笔着墨,定下决议。
而方丈禅室里,被净音感叹的净涪也正在与禅房里的一众大和尚们说起普陀山上的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