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芸姝再次走回自己的位置上时,不少贵女既羡慕又委屈的看着她,各个眼里都写着“不服”,怕是只有见到沈芸姝的字了才肯死心。
似是如众人所想,皇上说:“拿去给她们看看,免得有人说朕是卖沈尚书的人情。”
众贵女忙等不及的放下手中的画笔接过沈芸姝的字看了起来。沈芸姝的字不如旁的女子写的簪花小体娇俏可爱,许是得了她爷爷的真传,或是她性格的原因,每一个字都有一种韧劲,笔势雄奇带着一股子的冲力。
第一个贵女看完了沈芸姝的字,眼里顿时闪出惊讶之意而后迅速的落寂下去,似是意识到了自己和沈芸姝字的差距,感到了灰心。
“对了,本宫想问问你,这陶渊明的《秋菊有佳色》怎么只写了两句话,不将其写完?”
整幅字只占了纸张篇幅的三分之一,大片的空白显得十分突兀。
沈芸姝不好直说她根本没背过几首有关菊花的诗,这诗还是方才听旁人念了,她想不出有什么可写的,才写了这两句话。
“回娘娘的话,臣女不曾读过什么书,这诗是方才听一位姐姐念了觉得好才记下的,并不知道下面的诗句。”
皇后了然,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虽然现在国风开放,不少人家也将自己的女儿送去读书,但是大多只是会认一些字罢了,并不读什么正经书。不成想连沈尚书家的孙女也是如此,方才惊讶她的字迹时的另眼相看之情反倒没了,对沈芸姝颇有些失望。
“朕倒是觉得沈尚书教了一个好孙女!”皇上乐呵呵道,他摆了摆手,“朕本想赐你笔墨纸砚,但是你提醒了朕,女子无才便是德,字写得再好看也只是闺房之趣。朕就赏你蜀锦两段,步摇一枚,龙凤镯一对,算是给你添妆了。另再赏沈慎白银两百两,教了一个不错的孙女出来,朕觉欣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