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第 159 章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带小家伙出门没有坏处,让他们看看江南那边的情况,免得长大后什么都不知道,被人一忽悠就什么话都相信。

读史可以明智,他也算是读着圣贤书长大的,书上那么多败家子看的他脑壳疼,他的儿子可不能变成坏例子。

前朝老朱家的例子太经典,建文皇帝真是个千古难遇的奇才,不然继位后也搞不出来那么多事情。

他也不求他的儿子们多有出息,别跟建文帝一样被人一忽悠就什么事情都跟他对着来就行。

朝廷的每一道政令都不是毫无缘由,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前提都是了解了之后再发言,上朝时大臣吵架都知道先搜集情报打腹稿,更何况皇帝。

要是皇帝脑子不清醒,那完了,偌大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就只能看天意了。

江南那边的问题早晚要解决,还要赶早不赶晚,越拖隐患越大,他本来想的就是这两年过去,也不算说空话欺负孩子。

康熙让人送俩孩子回阿哥所,沉吟片刻开始写回信,臭小子办事儿想一出是一出,京城外面没人管得住他,得让徐旭龄上点心,免得被人忽悠了还替他们数钱。

隆禧不知道他在他们家三哥心里是什么形象,写完信后就兴冲冲的准备出门赴宴。

徐旭龄看着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忍不住发愁,愁也没有办法,只能让人多看着点,别让这小祖宗在外面吃亏。

年轻人再怎么聪慧,遇到那些滑不溜秋的老泥鳅也难保被忽悠,宴席上都不是简单人,万万不能掉以轻心。

老徐大人带着两个年轻人出门可谓是操碎了心,一路上生怕他们吃不好睡不好,现在还要担心他们上当受骗,简直比对自家后辈子侄都上心。

不上心不行,谁让人家背后站着的是皇帝呢。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老徐大人已经不是那个耿直的小徐,他现在知道怎么做才能为朝廷谋更多利益,这种时候挨点骂不算什么。

不是所有人都能用挨骂来挣钱,他们皇上现在对这法子喜欢的很,喜欢到看到账本都能笑出来。

事实证明,老徐大人还是不太了解他们小王爷的为人。

对隆禧来说,从来只有他忽悠别人的份儿,断然没有别人忽悠他的时候。

宴席上推杯交盏觥筹交错,在场各位都知道这场宴席是怎么回事儿,即便不会在这里说正事,几杯酒下肚后话题也不会偏离太远。

隆禧脸嫩,又刻意表现的天真无害,在座的富商巨贾就算知道他是王爷也生不出太多敬重的意思,一个个的想着这小王爷好忽悠上赶着卖惨。

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就喜欢这个调调,这位爷应该也不例外。

他们活了大半辈子,能见个总督巡抚已经是运气,难得有亲自面见王爷的机会,自然铆足了劲儿和他打好关系。

有曹寅在旁边守着,隆禧很放心的和年龄有他两三倍的商人们唠嗑,虽然他们的话有大半都不能信,但是当故事听还挺有意思。

这个说经商难不赚钱,那个说经商苦没地位,几个人凑到一起,就差搭个戏台子来给他们表演。

胖乎乎矮墩墩的徽州纸商端着酒杯,状似不在意的和旁边人抱怨,“那些读书人真是太难伺候了,你说咱们桥归桥路归路各走各的,咱又不是爱挑事儿的人,和气生财多好,偏偏他们动不动就拿咱能挣钱来说事儿。谁家的钱挣的容易,不都是血汗钱吗?”

最近那群读书人又在老生常谈,说什么商贾聚天下不义之财,他们赚那么多钱也没法荫蔽子孙后代,只会让子孙后代饥寒交迫而死。

听听听听,这都是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