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此人简直死不足惜,”曲红昭转开话题问道,“元姑娘来大楚这几日,都去哪里逛了?”
“在街上逛了逛,把所有街头小吃都试了一边,”说到这个,元那雅提起了兴致,“还跟春水姑娘去了春满楼,姑娘们跳舞很好看。对了,我这身衣服,走在街头,还有不少大楚人好奇呢。”
北岐的服饰,颜色丰富绚烂,和大楚流行的雅致风格并不相同。
元那雅的衣服用羊毛染色织就,穿在她身上,看起来既温暖又漂亮,走在街上难免有人好奇。
此时想起这个,元那雅又发现了一个商机:“我们的羊毛如果能运一部分过来,没准也能换些东西。”
“真遗憾,”曲红昭道,“我们大楚的君王其实是同意两国通商的,可惜……”
她没有说下去,因为她清晰地看到元那雅的脸上也露出了遗憾的表情。
用过晚膳后,元那雅先行离开。
“将军,您真是……”卫琅开口,曲红昭很确定他本想说老奸巨猾,但自从闻人婉来后,卫琅对曲红昭有着空前的好感,此时改口道,“您真是深谋远虑。”
“何出此言?”
曲红昭惦记着被压在柜子里的文书。那是皇帝回到京城后,亲自找了几个擅商道的官员,把自己在北岐的亲眼所见和在边关所闻告诉了他们,结合官方的资料,让他们制定出了一份通商计划书。
皇帝的附言是“在合适的时机使用它”。
这份文书已经在曲红昭这里待了一段时日了,她一直在寻找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