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页

这下算是捅了马蜂窝,尤其这一任京兆尹正是出身寒门的进士,一年前由陛下亲自调任,很多人都把这件事当成是皇帝打压世家的佐证。

要曲红昭来说,这些人养尊处优惯了,养得很有些多疑,稍有不如意的,就怀疑是旁人要害他们。

世家从陛下的态度中感受到了危机,进谏更加频繁,一副誓要逼皇帝低头的模样。

到这里,曲红昭算是明白了。

自己被扯进去,是他们在这儿围魏救赵呢。

被扯进去的定然也不止自己一个人,世家这是在海里广泛撒网,看看陛下更在意哪条鱼,再对其进行重点捕捉。

但他们围魏救赵,皇帝也会釜底抽薪,下令国子监整改,三百人学额自此不再全给勋贵子弟,而是分出一半,一百五十人给寒门书生。

消息一出,闹得满京皆知,寒门子弟为之欢庆,赞颂帝王圣明。世家子弟自然不愿,在此之前,京中肯收寒门子弟的最好书院叫作青鹿书院,此时青鹿书院和国子监的学子们形成了两派,每日写文章互相攻讦。

不过书院里的事好解决,多给他们加点课业、临时加了几次小考,一个个就都泪流满面地挑灯夜读、奋笔疾书去了。

难办的是朝堂之上,这一次,年纪轻轻的皇帝陛下却在此事上出奇的强硬,寸步不退。

据说连太后说情,都被他挡了回去。

事情闹成这样,世家显然也是有些骑虎难下。

曲红昭没有过多关注朝堂动向,术业有专攻,她的责任就是把大楚的北疆守好,跟着乱操心朝堂斗争也是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