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页

舒平停住脚步,略微心疼地看着舒安。

这个决定是一年前就定下的。

只是,最近发生的事太多,他没找到机会和她开口。

其实,在去年舒平就从编外工转成了正式工。

国营厂的铁饭碗不知有多少人羡慕,但舒平却不是这么想的。

家里条件不好,读书那阵又碰上动-乱,舒平除英语外,其他科目都不好,所以七七年恢复高考,他选择继续工作,将读书的机会让给妹妹。

正是唯一还算拿得出手的英语,让他在厂里很受领导欢迎,常让他去帮忙看一些国外产品的资料。

国营厂每次引进新机器,都需要向上一层层审批。

而现在机器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厂内预算有限,还有不完善的体质压着,有时候上面的文件下来了,机器已经不是最新的那批了。

舒平仔细研究过开放政策。

国营厂能接到单子,多半是依赖于政策扶持。

一但放开,只凭工艺争取订单,国营厂可能比不过那些有新机器、新技术的厂商。

现在的铁饭碗迟早要完蛋,不如趁着年轻拼一次。

改|革|开|放后,去香港的挖金成了一个风潮,他身边有不少人,先后都去了。

舒平有他自己的小算盘,他英语好,又考了技术证,觉得怎么样都不会输给那些人。

舒平已经探好了路,搭上了一个电器厂的老板。

他说:“现在条件好了,很多人都买得起电器,但电器票不好弄,更好的电器国内生产不了,还不让进口。可香港那边有,现在开放了,从深圳运进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