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

现在看到那个纪念搪瓷缸,对‘战争’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尤其是两张军校的毕业合影放在旁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合影上的青年们,个个面庞青涩,有的看起来比她还小,还是孩子模样呢。但就是这样一群看似稚嫩的少年,用他们并不单薄的肩膀撑起了这片蓝天。

刘毓敏走过来,“怎么了?在这想什么?”

舒安眼眸半阖,在这些人面前,她觉得自己好渺小,甚至有些惭愧,同样的年纪,他们却经历了那么多,“梁团长,他们好厉害。”

梁飞燕身上的军装还没脱,她拍了拍自己的肩章,不以为然地说:“当兵嘛。就是要不怕牺牲,要有所担当。否则就在家待着好啦。这样最安全。”

刘毓敏睨她一眼,“好了。小祖宗。知道你最勇敢了。好端端的提那两个字干嘛。”

随后,她走到佛龛前,点了三根香,拢于手中。

她将香条举于胸前,小声念道:“信女刘毓敏,愿您庇佑国栋、飞燕一切顺利,平安归来。”

刘毓敏弯腰,拜了三拜,将香条插进铜香炉。

做完这些,她转过身,严肃地对梁飞燕说:“以后在家不许提那两个字。”

梁飞燕低下头认错,“知道啦。”

舒安侧过身,认出佛龛里供奉的神。

那是沿海一带成为海神的‘妈祖娘娘’,以前她们村里有个海员,家里就供奉着‘妈祖娘娘’。那人每次出发前,家里都会为他祈求平安归来。

她走过去问:“我能上三柱香吗?”

刘毓敏点头,将香条递给她。

舒安接过,拢着手点燃,然后扇了扇,待袅袅白烟升起,她立于佛龛前,虔诚地许愿,弯腰拜了三拜,将香插进铜香炉。

舒安的声音很小,像蚊子哼哼,陈竹青竖着耳朵听了半天,半个字也没听见。

后面,几人在厨房里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