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一个自己十分不讲究的铁血汉子,竟然会有这般细腻的心思,能在小摊儿前、头饰店铺里、酒楼下,在长长的队伍里耐心排队等候。
他对待其他孩子,或许十分严厉,对待她却宠溺而温和,弥补了她自幼丧母缺失掉的那一半的爱。
那时,除了疼爱她的父亲,她身边还有自幼竹马的言穆和后来主动凑过来的温毓秀,算得上是年少好时光。
时间飞速流逝,一个上午就在三人说说笑笑间很快过去了,太后兴致还不错,张口就拉住了快到饭点准备伺机告辞的迟向晚和迟淑妃。
“一会就要摆膳了,你们就留在这儿用完了再回去。”
二人怎会拂了太后的美意,都点头称好。
京城的冬天,昼夜温差大,早晚寒冷,中午算得上温暖。和煦的阳光斟满每一个角落,透过叶隙斑斑驳驳打在迟向晚脸上,照得她心里也暖融融的。
午膳摆在正殿,考虑到太后大病初愈,太医嘱咐过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因此小厨房上的菜肴,多为素菜。
迟向晚虽然平日居于慈宁宫,但她鲜少能尝到慈宁宫小厨房的菜肴。小厨房的菜只供给太后一人,她往日都是等着御膳房送来的大锅饭。
苔菜口蘑、玉兰花瓣炒肉片、豇豆茄条、莲粉玉蕊羹、什锦烩干丝、菊花豆腐、玉瓜煨肉泥、冬笋老鸭汤……
十余道菜品摆在桌上,散发着腾腾热气。
太后谢绝了迟向晚和淑妃布菜的请求,只让身后的太监宫女侍候布菜。
保持着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三人安静地用了菜,室内只余下夹菜声和食物碰击碗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