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番话的时候,两位知情者若无其事看向台上,嘴型幅度极小,声音低如耳语。完全没有人注意。
台上的路菲,眉目如画,浅笑嫣然。不排除表情管理的成分,看上去似乎扫除了前些时日略显阴霾的神色。这些年的历练让她的台风愈加沉稳。
赴新单位报道的第三封推荐信,在庆功宴当天路菲就拿到了。那一天,傅菁菁春风满面,显然是上任以来,打了第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俩人举杯庆祝时,她主动将信函塞进路菲手里。
路菲奇怪地问:“这是什么?”
她以为,这边还保留着提成的习惯。在国外待了两三年,对这种擦边球的东西感觉十分烫手。
“推荐信啊,不是你正需要的吗?”见她愣了一下,傅菁菁笑说:“放心啊,进咱们这个领域的媒体,有了这一层推荐,分量是足够的……”
“可是,你怎么知道的?”路菲记得没跟她提过。
“谁让你总是那么幸运,遇到了一位热情仗义的合作伙伴啊……”她以为傅菁菁说的是tracywang。
这一次,谁的话也没听,路菲自己拿主意。
她给单位回了一封申请邮件,表明次年春节过后再来正式报到,此间需要处理一件要紧的私事。
具体什么她没说,好在对方没问。只礼貌地回复:“同意本人申请,祝一切顺利,来日方长……”
出发之前,她再次委托律师,向来凯提交了离婚申请。事实分居已满三年,他们随时可以结束。
起初拿在手里有点分量的亲子鉴定,无论真假与否,都曾让她陷入犹豫。可是独立带娃的经历越久,不被问津的时间越长,她越坚信,无论孩子父亲是谁,她的名字都叫路小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