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也简单,每家每户的主人,都在盼望他们快快那啥,然后他们拿来做肥料!
听得纪炀哭笑不得,只能说压力都来到家畜身上了!
听闻凌家湖那边倒是有了新方法,他们后面就是姜家山,那山林里鸟类极多,鸟粪也成年累月地多,不少人户都跑去铲鸟粪。
铲鸟粪之前,还让人过来问知县大人,这东西能行吗?
行是肯定行的,而且是极好的东西。
纪炀这么一说,那铲鸟粪的更多了,估计凌家湖那边能做出不少好肥料。
扶江县五个村子都在加紧做化肥,但最忙的一定是上集村其中一家,他家种的葫芦成熟,到了售卖的时节。
葫芦江家每次都靠这个东西挣些散碎铜板,一般是八月上旬收获,八月十五前后来县城兜售。
这年扶江县百姓们也习惯了,还会赶在这个时间补充各家需要的东西。
葫芦能做成瓢,还能做成碗,有些人户自家酿的酒也能装,一个铜板能买两个新鲜葫芦哦,晒干的葫芦则是一文一个。
粗糙器具各有不同,但不会超过三文钱。
就算是这样,买东西的各家也是挑了又挑,谁让大家口袋没钱。
知道葫芦江家来县城卖东西,纪炀挑眉,他肯定要去看看的。
纪炀一去,周围百姓立刻给他打招呼,现在他们看到知县大人那可太亲切了。
葫芦江见知县过来,心里还有点忐忑,纪炀笑:“不用紧张,我就是问问。”
“你家葫芦全都摘了?”
“还有一些,但不多了。”葫芦江忙道。
纪炀点头,指了指那些还没做成器具的:“这种,有多少算多少,我全要了。”
全要?!
葫芦江诧异中带了不知所措:“我家有上百个完好无损的,您要这么多干嘛啊。”
他家每年做的器具也好,葫芦也好,多是卖不完的。
如果算上往年的,差不多有两三百个,扔掉的更是不知多少。
这么多葫芦,做什么啊?
纪炀只是笑,现在说出来只怕会吓着他们。
现在这新鲜葫芦卖一文钱两个,晒干的葫芦一文钱一个实在太过便宜。
等那葫芦秀才一来,这些东西的价格,至少翻个一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