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靠裴家主的强压,才让他们勉强凑到一起。
而里面两个有经验的兵士,其实并不赞同这次集结,更不赞同去打刘家,所以只出声不出力。
跟纪炀想的一样,就是在等快马奔来的吴指挥使。
但场面还是依旧庞大。
八千人没有信仰,没有作战观念的人聚在一起,怎么会有战斗力跟凝聚力。
毕竟要打谁,为什么要打,大多数人都是一头雾水。
而刘家那边紧紧凑了三千人,正在自制弓箭,连接裴地跟刘地之间的浮桥也被砍断,耗时一两个月,花费三十多两的浮桥在这事上根本不值一提。
倒是经常要往来两边的百姓看着更愁苦。
这浮桥一毁,再建可就难了。
刘家其实也在等,他不想打,浮桥没了,那边的人肯定会渡船,来到刘地之后,肯定会抢他的仓库,烧他的铺子。
说不定还有强盗流寇趁火打劫。
他面对的可不止裴家私兵。
这才是让他害怕的。
他确实有底牌,但那个底牌暂时不能动。
刘家看看关外。
如果真到刘家灭顶之灾那天,他绝对会捣开此处关卡城门。
但这是玉石俱焚,遗臭万年的事,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动。
不过那边逼得紧迫,也由不得什么名声了。
现在太新县的情况,险之又险。
一开打,两地加起来一万多人作战,匪贼强盗趁火打劫,他们可不是话本里的绿林好汉,只抢有钱人家。
自然是什么都不放过,越弱小的人户,越会被侵害。
兵灾兵灾,可不就是古人口中万千灾难中的一个。
内乱不说,外面还有虎视眈眈的敌国。
敌国跟他们这里语言都一样,文化也是接近,谁知道内里又有多少细作。
刘地的黑市,不就是滋养细作的温床。
纪炀深知这些。
但想解决这里的麻烦,不耽误明天春年开耕,只能兵行险着。
十一月初一上午,裴家主穿着盔甲,拿着兵器吵着要点兵,街上空空荡荡。
此地百姓能躲的都躲起来。
有不少人妇孺儿童被安置到衙门以及衙门附近的房屋里。
这让百姓们心里安定一阵。
总觉得这次的乱,好像跟之前不同?
这次还有人管他们了?
就连饭食也是管的,听韩家的家主说,知县大人逼着人开太新县粮仓,知县夫人带着人给他们煮粥?
大量百姓渐渐聚集在衙门附近,在纪炀的妥善安置下,竟然比那边要去打仗的私兵们秩序都好。
也是,那边是要去送死,这边不仅不干活,给他们地方躲兵灾,还有平日都吃不到的饭食。
衙门附近的房屋也比他们平时住得要好,至少不漏风。
两者比较,自然是这里好。
有人还说,被召走的私兵里,有人听说此事,竟然也想来衙门附近,可惜被裴家强行拖走狠狠打了一顿。
消息传来,此地百姓自然更加听话,知县大人的手下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等大人再从衙门库房里调来炭火,他们更是受宠若惊。
裴地,变得跟之前不同。
鲍家主再次过来,便是这个感觉。
街道上冷冷清清,走到衙门附近却有些生机。
不过一天时间,知县已经把百姓安置好了?
虽然有韩家帮忙,也不至于这样快吧?
放在平时他对这些百姓正眼都不会看,现在却只能把目光放在他们身上。
纪炀的做法,让他不得不看。
这些吃热食的百姓,表情中有对即将要起战事的麻木,也有些说不清的暖意。
种种情绪交杂在一起,让人忍不住多看。
鲍家主进衙门的时候,还看到自己送来的捕快被安排在门口值守,这四人不知为何,竟然有些听话?
不过他进门的时候,捕快们倒是没拦,还道:“知县大人正在办公,小的带您先去正厅。”
说着,引了鲍家主去了正厅坐下,正厅没生炭火,有些发冷,但很快有人端上热茶。
没记错的话,这是裴家送来的小吏?
再等了会,续茶的人竟然是刘家的?
好怪。
太怪了,纪炀不仅安置百姓,还把这些人为自己所用?
这些活计自然是小事,但安排得井井有条就是问题了。
其实放在纪炀这,并不为难。
毕竟跟即将起的战事相比,谁是谁家的已经不太要紧。
要紧的是知县大人说过,走出衙门,他就护不住你们,如果在这安心做事,太新县衙门,不会让他们去送死,也不会让他们被卷入其中。
两边一开打,有些身份似乎不重要了。
重要的只有自己的小命。
在外部的压力下,太新县衙门所有人,几乎都被从调配。
刘县丞现在已经不知所踪,应该是回了刘地,玉县丞自然而然顶上,接管所有小吏。
卫蓝则带着各家不想送死的捕快,特别是裴家的捕快,恨不得不出衙门半步。
凌县尉则陪着韩潇,一起安置百姓。
后面五姑娘带了本地小吏捕快的家眷,一起熬粥作饭食。
那些家眷原本也慌张得很,见汴京来的贵家女子处变不惊,心里跟着安稳。
这种条件下,太新县衙门不仅没乱,反而成了裴地真正的主心骨。
一个月时间,成裴地主心骨,那给他一年时间,太新县,乃至灌江府,难道都会以他为主?
这太夸张了。
没过一会,鲍主簿也过来,跟着鲍家主一起坐在冰凉的正厅里喝茶。
十一月的下午傍晚,确实很冷。
但两人什么都没说。
另一边,快马奔过来的吴指挥使直接去了裴家。
连他身后几人都没赶上,只有指挥使这匹马儿能跑这样快。
就这,他的马儿都累得够呛。
吴指挥使进到裴家,自然畅通无阻,就在他要破口大骂蠢驴的时候,外面有人来报,说纪知县有请。
请指挥使跟裴家主一起,到衙门正厅说话。
吴指挥使一愣,裴家主则暴怒:“他说去就去!他是谁?!”
传话的裴家小厮瑟瑟发抖。
好在有吴指挥使在,他小命应该能保住。
“那我说去呢?”吴指挥使直接道,“去看看他到底搞什么鬼。”
裴家主或许还不明白,但吴指挥使凌晨就在暗骂纪炀了。
裴地来了那么多知县,哪个也没他阵仗大。
看看外面叫嚣的私兵们。
放这些人出去,刘地的刘家怎么样不好说,刘地百姓肯定遭殃。
就去看看!
与此同时,刘家收到信也已经出发。
说知县大人请他过去说话,还表明鲍家主,裴家主,最重要的吴指挥使也在。
他现在去的话,趁着机会跟裴家主缓和关系,这仗能不打,还是不打的好。
最后一句说到刘家主心坎里。
他也不想打啊!
他只想安安稳稳赚钱,当这里的土财主。
脸肿半边还没下去的刘县丞道:“新来的知县手段不俗,他从中说和,必然能把此事平了,不过出点钱,让裴家的傻子好受点。”
“再说,鲍家也在,吴指挥使也在。”
几个人劝裴家,给裴家家主台阶下,难道还不成?
他本就是想去找新知县的,现在正是机会。
能不打,还是不打的好。
临过年呢,正是赚钱的好时候,什么事都不能聊吗,聊好了就行。
刘家家主想到纪炀的手腕,还有吴指挥使也在,咬牙:“走,去裴地的衙门看看!”
那太新县衙门,就是原来的裴县衙门。
改为太新县之后,他没怎么去过。
没想到头一次去,竟然因为这事。
真是牙疼,怎么那么多事。
他牙疼是真的疼,起床的时候磕掉半拉门牙,这会说话还漏风。
刘家家主赶到的时候,只觉得太新县衙门正厅暖和得很,里面甚至有谈笑风生之感。
不过仔细听听,裴家主并不搭腔。
但吴指挥使,鲍家主,裴家那个小侄儿当县令的,还有个陌生年轻男子声音。
最后一个,不会是新知县吧?
真这般年轻。
刘家主进去,纪炀正好抬头。
纪炀喝口茶,笑道:“这位便是刘家的家主吧。”
他坐得稳,反而是裴县令跟鲍家主起身相迎。
其他人各自做自己的事。
裴家主倒是跳着起身:“好啊!人终于到齐了!好好算算账吧?!”
人确实到齐了。
鲍家主在冰冷的正厅里待了一会,等吴指挥使跟裴家主来的时候才当着他们的面点起炭火。
等炭火烧着,纪炀进门,不等大家说话,先表示歉意,语气随和得很,好像更让他们等的人根本不是他。
吴指挥使并不多说。
裴家主倒觉得冷着鲍家,等他来了却燃起炭火这种小事很是受用,再有还是纪炀点醒他,否则不知要被当多少年傻子。
鲍家自然陪着笑脸,还有吴指挥使押着。
纪炀身边的凌县尉则在鲍家主身边以保护姿态。
到这时,鲍家主自然明白方才不点炭火的意思,而且还派人保护,看来他的投诚确实没错。
冷一会算什么,只要让裴家这个莽夫消气,这都不算事。
纪炀一来,场面立刻热络起来,后面又带了裴家的裴县令。
这会裴家主气也消了不少,再见裴小侄儿还把账目算得清清楚楚带过来,连他都能看得明明白白,数清楚这些年刘家,鲍家,到底吃了多少钱。
仔细看下,还是刘家不是东西。
看来他想打刘家,果然没错!
裴家主没看到,他侄儿抬头看了眼纪炀,这算得明明白白的账目,其实是玉县丞跟纪炀,还有五姑娘做出来的。
有他们三个出手,这东西不算难。
其中稍稍有偏向更为正常。
见此,裴家主虽然对鲍家主还是冷嘲热讽,好歹气消了些,更多火气只对着还未到的刘家。
纪炀知道众人表情,笑道:“本官来此不算久,也略略知道一些事情。三家已经在太新县如此之久,多少有些矛盾,咱们坐下说开了,也不耽误过年。”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过年。
那这个说事肯定没问题。
纪炀又看向裴家主:“听闻裴家一腔热血,当初敌寇来的时候,也是浴血奋战过,果然名不虚传,裴家主当真一呼百应。”
这些词有些听不懂,但不妨碍裴家主觉得是好话。
他可是有几千私兵的人!
没看他身上还有盔甲吗!
好在裴县令拉了拉他,让他不要多说。
冲着如此明细账本,还有小侄儿通红双眼的份上,裴家主矜持点点头。
这位毛顺了,那场面可不其乐融融。
纪炀甚至让后厨去宰个羊过来,一会大家吃个羊肉锅子暖暖。
刘家来的时候,正是他们在讨论此地羊肉比汴京羊肉好吃许多倍的事。
“不知为何,此地羊肉格外甘甜,一点腥膻也没有。来此就爱吃这一口了。”纪炀笑着道。
夸自己家乡美食,谁都会给几分面子。
更不用说,纪炀这个汴京人都讲,此地羊肉好吃。
“您是没吃塞外的牛肉,稍微煮煮,直接沾盐巴,味道也很香。”裴家主刚说,又想到刘家每年都讨好般送来塞外牛肉。
自己之前还夸呢,原来是拿他的钱买的。
所以刘家主进门,他直接跳起来要打架。
刘家主是个能屈能伸狡猾的,张口就是:“配老弟,窝不似古意滴。”
他这一讲。
连裴家主都愣住了。
场面一时间十分尴尬。
等裴家主捂着肚子笑的时候,刘家主才意识到,他说话漏风!
那半颗门牙没了!
漏风!
刘家主既恼又气,偏生还发不了火。
“好个狗东西,门牙没了!说话连三岁小孩都不如!”裴家主只觉得气闷好了些,拍腿大笑。
在纪炀跟吴指挥使的带领下,屋子里众人忍不住笑出声。
现在正厅里,纪炀跟他的手下韩潇等人,吴指挥使自己,他底下的人还在骑马赶路。
再有鲍家主鲍主簿,裴家主裴县令。
更有加炭火加茶汤的小吏捕快,哪个不是充满快活气氛。
大家原本不敢明目张胆笑。
可知县大人跟吴指挥使都笑了,总不能找到他们头上吧?
刘县丞见此,赶紧站出来维护家主颜面:“我们家主是想道歉,他听到此事着急得很,实在不想跟裴家家主起矛盾,这才心急。”
刘县丞这话有些滴水不漏,表情更是严肃,语气也诚恳。
但如果不是顶着被裴家主打成猪头的半张脸来说,效果可能更好。
这会肿着半张脸来说,只能招来更大的笑声。
没办法,实在太滑稽了。
纪炀也没想到,刘家万般手段还没施展,竟然有这么一遭。
他领着众人说笑聊天,本就是想让最后来的刘家无所适从,没想到这俩一个缺门牙,一个肿半张脸,更是让他们手足无措。
再精明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也会紧张片刻。
刘家主几乎要咬碎牙,但门牙空落落的,让他心里也不安稳。
他精明大半生,难道在这上面要失了阵脚?
众人笑够之后,裴家主已经坐下来,美美吃口茶,刘家老狗,你也有今天。
鲍家被冷遇,新知县的优待,吴指挥使安抚,裴小侄儿忠心为他,再有刘家吃瘪,裴家主杀红了的眼终于回归片刻平和。
但有些账,必须要算!
账本被甩在桌子上,裴家主直接道:“虽说咱们三家之前不怎么来往,但也算井水不犯河水。你们呢?你们联合我家内鬼,来坑我的钱,坑我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