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反应则是。
她要把这件事做得漂漂亮亮。
等回了汴京,她再继续行医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
纪炀虽沉默,但也明白她的想法,所以把物资备得足足的,还罕见布置了排场。
纪炀当然是这么想的。
既然都做了好事,那有个排场也不为过吧?
自己带的婉芸来灌江府,带她回去的时候,自然不好再看着她当“名门淑女”。
虽说那件事她做得也好,可显然现在才是最快乐的。
不如借这个事扬名,他还能帮自家娘子请封,到时候的汴京,也不会再是囚禁她的牢笼。
当然,主要目的还是赈灾。
此事只是八百心眼夫妇俩顺手为之。
既然肯定要回汴京,那就提前铺好路。
没想到在灌江府的最后一年,竟然是赈灾中度过。
纪炀尽量减少百姓们的损失,等到十二月份又下了几场大雪,好在一起都有所准备。
这样二十年难遇的大雪,在整个灌江府的努力下,竟然没有造成多少财产损失,也没有百姓离世。
往年来看,就算是平和的年份,有些百姓也可能因为饥寒交迫去世,今年竟然如此不同。
唯一不好的,也就是要赶在年后赶紧种庄稼了,时间比较紧张。
纪炀提前调好新买的耕牛,同样是本地养殖的,提前再为春耕做准备。
一场灾难就这样被充足的准备消失于无形。
谁说人力对抗不了天灾。
灾祸他们无法阻止,但一定可以尽人事。
这场教科书般的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处理程序,最后收尾,全都被如实记载,年后便会送到汴京。
不出意外的话,纪炀在灌江府最后处理的大型政务,肯定会成为整个灌江府的典范。
同样的雪灾,看看别的地方,再看看人家。
如果不是平时早有准备,会这样井井有条吗?
甚至在灾后的急救工作,善后工作,组织商户大户捐款,都做得尽善尽美。
而各地官吏,此刻对纪炀的佩服更是五体投地。
从九月发出预警,提前做了许多准备,所以事情到来,才能不慌不忙。
便是因为大雪,他们中断半个多月的联系,也因为提前做好的防范,让所有地方不慌不忙。
就连隔壁凉西州减少的损失,都是他们知府送去的消息。
凉西州知州对纪炀千恩万谢,更感谢林娘子带着的医女队伍,给凉西州带来极大帮助。
这下终于明白,宁可多做,也不愿意少做的意思。
经历这事,所有人都明白,灌江府已经脱胎换骨,此地的物产也好,此地的粮食也好,再加上对灾害的处理。
如今的灌江府已经可以媲美更多繁华地方,他们灌江府早就变得不同。
同样对灌江府行动表示震惊的,还有外乡人卡里。
自从大雪纷飞,他就不肯出门,出门是要被冻死的!
但那些以前被他当做贵族的小吏捕快们,却被派到各个街道上,看哪家不扫自己屋顶的雪,立刻拉出来询问,然后勒令他们必须清扫。
虽说语气严厉,但也知道那是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
卡里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兵士捕快小吏,再看着走动的纪炀纪大人,还有带着医女四处奔波的林娘子。
他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这个地方让他舍不得离开,为什么这个城市比他家还要漂亮繁荣。
等卡里再出门帮忙扫雪的时候,只见街上百姓们也走出来,主动清扫街道。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度。
为什么这里的民众,跟他们那边脏兮兮的民众完全不同?
等到大年三十放鞭炮这天,卡里也被邀请到府衙吃酒,从凉西州已经回来的林婉芸显然精神更好,笑眯眯的朝这个奇怪的外乡人打个招呼,然后带着医女们就坐。
医女们颇为激动。
府衙的宴席,她们也能来?
还跟这些官员们坐在一起?
此时的暖阁炭火早就烧的旺盛。
纪炀看着来参加宴席的众人,凌俊鹏凌指挥使也在其中,连玉县丞也带着家眷前来。
还有府衙官吏不用说。
再有奔波劳累的婉芸,韩大夫,以及二十多医女。
这次能让灌江府这次气候灾害平稳度过,靠的就是所有人的努力。
纪炀举起酒杯,开口道:“马上便是新的一年,明年,灌江府肯定会更好。”
他并未说什么酸词,只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告诉所有人,明年,明年肯定会更好。
忙忙碌碌许久的灌江府官吏们,终于能在事情平息的今日,好好坐下来吃杯酒。
这里面只有少数人知道。
吃过这杯酒,明年的灌江府知府便不是纪炀了。
今日这宴会,既是成功救灾之后的庆功,同样也是践行。
等到正月,从汴京来的接任官员便会出发,估计三月就能过来,他在四月离开也就差不多了。
说这还有四个月时间,但对于灌江府众人来说,肯定恨不得纪炀再待四年,四十年。
不过谁都知道,灌江府这个地方留不住纪炀。
他的天地只会更宽广。
玉敬泉跟凌俊鹏自然是少数知道情况的人。
他们两个都知道,这次他们的知县大人去往其他地方,他们是不能跟着了。
玉凌二人还是更习惯心里默喊知县大人,这完全是他们充满敬意的称呼。
终于跟着这件事。
先不说为了他们二人前程,知县大人都不会同意他们离任跟随,再者,他们也要为大人守好灌江府。
在有朝一日里,成为大人的助力。
若大人愿意,自然可以把他们都留在身边当小吏。
他们肯定同意。
可知县大人把他们放出去当流内官的时候,就是给了他们更好的前程。
不过怎么想,心里就怎么难受。
从小小的扶江县,到潞州城,再到汴京,最后到灌江府。
他们一起走了太多的路,也见过太多事。
更别说汴京那边的复杂,超过所有人想象。
他们知县大人又得罪不少派系,反正怎么想,都恨不得直接辞官跟随。
此时众人兴意正浓,纪炀走到两个喝闷酒的人旁边,明显看出他们的意思。
纪炀笑道:“咱们终有一日,还会汴京再见。”
“你们在任地做好事,当好官员,已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纪炀自然要劝他们留下。
留下才有更好的前程,而不是一直在他身边做小吏。
终有一天,他们也会成为一方能臣,他们的话语权也会渐渐加重。
到时候他想推动的事,才会更加顺畅。
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需要五年,甚至十年来达成的心愿。
所以他需要身边人的支持,也相信玉敬泉也好,凌志鹏也好,还有同样要离开的韩潇,都会全力支持他。
有朝一日,汴京再见。
那时候,他们绝对可以做成大事。
造福天下百姓的大事。
再也不是上次离开汴京前,要斟酌各方局势,还要小心翼翼的他们。
纪炀微垂的眼神中带着兴奋,等抬眼再看,只剩笑意,仿佛那点野心勃勃从未存在。
可玉凌两人,自然明白其中意思。
“好,汴京见。”
“一定能在汴京见。”
这两人同时许诺。
纪炀又笑,刚转头,就看到那个金发碧眼的外乡人卡里看向他们,显然听懂他们的话。
纪炀朝他招招手,开口便询问道:“你们家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吗?”
“就是那种,你们有,我们没有的。”
卡里消化了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挠头奉承道:“你们的国家那么多好东西,那么大的地方,我们有的,你们肯定有的!”
卡里本意是想奉承这位伟大的长官。
谁不喜欢听自己的国家十分强大!这么夸肯定没错!
可纪炀一听,马上没了笑意。
没意思。
以为他有点用。
竟然白吃白喝这么久。
见这位伟大的长官没了笑意,卡里立即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伟大的长官跟其他人不同,不喜欢听奉承话。
卡里觉得这一刻,他用了毕生的智慧大喊道:“医书!我们那有不同的医书!”
跟这里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
看到伟大长官赞许的目光,卡里继续道:“我的国家还有一种食物!是你们这没有的!产量也很高!”
医书?这个很好。
一种产量高的食物?
那更好了。
等明日便具体问问是什么样的医书,什么样的植物。
但这会自然不会打击他的自信心,反而直接问道。
纪炀拍拍他的卡里的肩膀:“那你能告诉我,怎么才能到你的家乡吗。”
卡里被这么一拍,迷迷糊糊道:“我的家乡很远很远,但我愿意为伟大的长官走一趟。”
纪炀这才笑。
不错。
吃喝他们这么多东西,总要有点作用的。
而且这人还是很机灵的,知道他想听的什么。
当然,还要先把卡里带回汴京,然后再派队伍前去。
这样才能名正言顺交流。
寻找良种的脚步不能停,跟其他文化交流的机会同样不能放过,最好以承平国的名义来做,以后的贸易也好接上。
凌俊鹏玉敬泉两人相视一笑。
不愧是他们知县大人。
三言两语又唬住一个。
知县大人还没回汴京呢,已经在做事了!
承平国有他们知县大人,那是承平国的福气!
不过大人这次回汴京,肯定会非常热闹。
玉敬泉先道:“大人,您回去之后,一定要把汴京热闹说给我们听。”
“对啊,我们虽远在边陲,也不想错过那边的趣事!”
什么趣事!
是看纪炀怎么气那些宗室官员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