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第 133 章

小知县 桃花白茶 3837 字 5个月前

持续放血的家族不满,让利给百姓已经有半年时间,你们那些事到底做好了没。

但如今已经僵持在这,文家跟国子监更是被纪炀架起来,进退两难。

本该是纪炀面对的难题,如今变得他们满头包。

而削弱他们的实力,又是皇上想看到的。

皇上不需要庞大的世家来拖他儿子的后腿,纪炀这么做,很合他心意。

既能让世家放血,还能让百姓安稳。

是求之不得的局面。

皇上都不会让他们轻易停手。

文学士反应过来,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把文家处在什么样的境地。

他一直以来,既不跟宗室为伍,也不跟林家掺和。

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行,皇上的命令当然听,却不会像林家那样热衷。

他以为自己把两者的平衡把握得很好。

可突然来了个打破僵局的纪炀。

借着园子的事收拾了宗室,又因为宗室的蛮横彻底被打压。

林家此时还不冒头,他们就像现在太子身边的金家。

但林家又确确实实是纪炀的靠山。

所以无形之中,他这个不依靠皇上的文家,成了孤岛。

他带领着其他高傲的世家,依旧看不清形势,接着国子监的手来跟纪炀抗衡。

原本以为只是个纪炀,纵然他再聪明,根基却浅。

谁想到他依靠极浅的根基,另辟蹊径让文家陷入他所设的泥潭当中。

现在想来,韩家七月到汴京时,为的就是给纪炀洗刷名声。

可他任由文家一众世家高调行事,又把不愿意做官的韩家安排到国子监。

那时候的纪炀看似被打压,其实暗地里已经在反攻。

直到十月十五朝会。

纪炀亮出他早就磨好的武器,再利用对在场所有人心思的拿捏。

成功将世家,国子监全都埋在泥潭里。

前有无数声音怨声载道,后有给百姓让利持续放血。

纪炀轻轻巧巧,让世家陷入沼泽。

很明显,他没觉得这损伤到世家的根基,可前面提起的改革国子监,自然是一把利刃。

他在党争。

他同时也在做事。

并没有把时间浪费到朝堂漫长无休止的争斗当中。

文学士终于想明白那个答案。

为什么纪炀的想法那样出格,皇上还能容忍。

因为纪炀的目的也是让天下太平安稳。

巧了。

徐家人,也想让徐家江山太平安稳。

而纪炀又不是个冒进的人,他不会造反,更对上面的那个位置没想法。

所以纪炀太好用了。

好用到林大学士直接隐身,把明里暗里的林家人脉都用在纪炀身上,甚至不用讨功。

好到连林启都甘愿在纪炀手下做事。

好在他想明白了。

此时断臂求生,尚且不晚。

可自己跟国子监,总要送出去一个。

这才能让一部分血肉补充给徐家江山。

文学士想到自己在嵩山书院当了两年夫子的四儿子,他跟纪炀关系还算不错。

“给四哥儿写信,让过年回家一趟。”

“对了,给嵩山书院院长写封信。”

“明年开始,天下贫寒子弟,只要经过考核,嵩山书院免费读书,更免食宿。”

“周围学田尽数减租,院内夫子每人可多十亩田地收成。”

夫子们自然是不用种田的,多的十亩收成都是折成银子口粮给到他们。

嵩山书院在承平国算是私人书院。

但却是天下极有名的私人书院,有他们做表率,相信各地纷纷都会做出响应。

文学士明白。

他这是在求饶,是在服软。

人生在世的,谁还能不服软呢。

趁着纪炀成绩出来之前,和和气气的不好吗。

再说了,就算投诚,也要选好时机,反正他要赶在国子监想明白之前,把这份利益送上去。

若真傻傻等到纪炀震惊世人的成绩出来再做打算。

那就晚了。

纪炀收到嵩山书院的消息,又收到别别扭扭文家四哥的消息,他本在嵩山书院读书,考中进士之后,又回去当了夫子。

现在写信给纪炀,说是问候,但谁能看不出来,这是文家的示好。

想到文家四哥,自然想到当年的事。

文学士还真是老狐狸,让文家四哥写信,加上嵩山书院的投诚,自己的态度还真要好点?

信件回复之后,纪炀继续拿起书卷。

不要打扰备考的人。

备考真的很辛苦。

皇上跟太子也是,就不能让他这府尹官职先拿下,然后专心备考吗!

同样看到文家表态的国子监祭酒继续要捏碎核桃。

文家从一开始便藏在后面。

现在事情出来,他又先跳反。

岂不是显得国子监像是硬要跟太子跟纪炀作对?

国子监主簿同样意识到问题,立刻道:“那我们怎么办?我们也要这么做吗?”

祭酒皱眉:“已经晚了。”

“现在只剩我们这一支撑着,若直接认输,那这台戏还怎么唱。”

没有对手的戏台便会没意思。

没有对手让太子,让纪炀扬名,皇上都不准。

现在已经不是他们能不能投诚的事了,是要想办法跟对方一起把大戏唱好。

这会退出,更加没有颜面。

接下来要做的,不是怎么赢,而是想办法让对面赢得体面,他们这边还能保全自身。

谁能想到,这场大戏会以这种方式落幕。

国子监祭酒深吸口气,他到底还是老了,连投诚都比不得文家快。

抱着这样的想法。

十二月十五,纪炀,韩潇等三十多名汴京考生,在早就准备好的科考场里,见到林大学士,依旧“中立”的文学士,“演反派”的国子监祭酒。

皇上不会来考场,有这几位坐镇,已经比普通科考还要重视了。

这三位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让纪炀名声大噪,让太子所办的头一件差事十全十美。

可三人角色不同,说的话自然也不同。

纪炀忍不住想笑。

这里不比唱大戏热闹?

不管怎么样,他就勉强收下这份荣誉,当个声名大噪纪炀吧?

至于身边除韩潇之外的考生,快点考吧!考完就知道我们该不该入狱了!

为了不坐牢而学习,他们真的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