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l:在皇上亲姐姐走了之后,还逼他,病里面也逼,谁都会生气吧,何况是那种情况登基做的皇帝。
如果了解一下昌盛皇帝生平,你们也会喜欢的。。。不会这个楼是纪炀的,场地还给他。
642l:啊,能不能大概说一下昌盛皇帝?
643l:大概就是,他爹都快把江山弄没了,凭着他的能力又给救回来,儿子也不错,还给儿子选了一大批好用的臣子。
那时候承平盛世,绝对有他的奠基,不过大多数人都注意徐九祥那个时代,对他爹关注不算特别多。
他爹也是猛人一个。
...
693l:好牛的皇帝!妈呀,他跟武侯还有林敬源他们也好厉害啊。
694l:一个朝代兴盛,靠的肯定是很多人啊。
695l:对,就比如纪炀强,他身边的人也很强一样。
刚才说了晁盛辉,其实井旭也很有意思的。
696l:井旭!颜海青,还有韩潇!
韩潇最有意思了!!!
他真的不想当官,但纪炀一骗他就来了!
后面的林启,叶锡元他们,也是很好玩。
697l:韩家人真的,各个都有意思,还有学问。
698l:展开讲讲啊!!!
699l:讲井旭吧?
他还是纨绔的时候,就帮纪炀运军粮到边关。
纪炀本来只是让他买粮过去,谁知道他个傻憨憨自己从汴京跑到江南,再从江南送到边关。
要知道那会别说火车啥的,连官道都没怎么修,那叫一个辛苦。
不过他从边关回去之后,皇上直接召见他,从那之后成为前纨绔,直接被重用。
700l:他家也是舍得让他吃这个苦,那一趟下来,真的磨炼了很多。
701l:是啊,那个颜海青则是另一种磨练。
他是这几个人里面,唯一一个正儿八经考科举的,考上之后家里让他去好地方,他不去,硬是要去岭南,还说最难的地方才出政绩。
事实证明,他带着人把岭南建设的真的很好,开了很多荒地,之后人口大爆炸的时候还收纳很多中原人。
他在老年回忆了还写,当时带着纪炀写的怎么建设岭南到那边,所以他一直信心满满,不管遇到什么事,全都不在话下,现在想想还挺傻的。
不过也就是这样的信心,所以才能办成吧。
702l:哈哈哈哈有纪炀写的方案,所以肆无忌惮吗!
厉害了!
703l:确实挺有意思的,不会他们真的好信任纪炀啊。
704l:不信任纪炀,那么胆小的韩家怎么会出世啊!
知道纪炀需要人给他证明学问,韩潇天天哭丧着脸,还胆小怕事的都跑到汴京了。
705l:想想就好笑,当初去韩家怕事,怕到从灌江府跑到潞州,之后又被纪炀带到灌江府。
韩潇也是苦啊。
他只是想潜心研究学问而已,竟然管起了古博城。
好不容易古博城管完了,可以回潞州了,又听说纪炀出事了!
706l:其实纪炀一点事也没有啊!他只是想骗韩潇过来接手国子监而已!
707l:对,韩潇着急跑到汴京,发现根本不着急,纪炀直接把他举荐给当时的太子。
太子也就是徐九祥非常上道,直接把韩潇留在汴京。
再之后就是无休止的当官之路了。
不管韩家确实有学问,从韩家出来的几个人,都对之后官学改革起了大作用。
708l:不过纪炀说自己要重新科考的时候,把韩潇拉上也是很好笑。
大家只是质疑你的学问!谁质疑韩潇啊!
709l:对啊!只质疑你的而已!
710l:然后纪炀就打大家的脸了,他的学问也没问题!
不过他好像只有考试的时候用用文笔,其他时候力求文书简洁明了,太花团锦簇的文书他都懒得看。
711l:这还影响之后的科举,科举文章都变得很实用,文笔怎么样竟然在其次,有言之有物的东西才行。
712l:这还挺好的,写文章是文章,想要当官,那还是实用为上。
713l:所以才有一批批好官员吧,为盛世添把火。
714l:肯定的。
715l:纪炀真的挺好笑的,他每次演戏,能把自己人都绕里面,只有自己心里跟明镜一样。
716l:不然怎么说他八百个心眼。
717l:纪炀除了八百个心眼,还有个事也好笑,他是卷王啊!
这点不会没人不知道吧?!
718l:知道!承平国知名卷王!
719l:怕你们不知道,我的卷王朋友,就是以纪炀为偶像,说他都那么卷,自己为什么不卷。
720l:哈哈哈哈哈怎么还有这种事啊。
721l:天下卷王是一家!可怕!
722l:关键纪炀根本不觉得自己卷,他是那种精力很充沛的人,对他来说是正常的啊,只是对我们来说很卷而已。
723l:他每天做完事,还能顺便接老婆回家,只能说有人天生办事利落。
724l:笑死,粉丝不要辩解了!
纪炀亲口说过,把一个人当三个人用就够用了!
笑死!
725l:瑟瑟发抖,谁敢当他属下啊。
726l:错了,应该是谁都想当他属下,越奋斗的人越想去。
他身边能臣太多,基本都是从他那历练出来的,连他上司都能因为他的卷所以平步青云。
所以正史都调侃过,想要得到锻炼,纪炀那是必去的。
727l:感觉是这样的,毕竟太强了,完全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