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不令人惋惜?
过了会儿,李轻眉才缓缓说道:“傅大人的死,是值得的。”
“朕知道,可是朕麾下,再也没有第二个傅天酬了。”
这位凭借一己之力,发动玄武门兵变,杀弟囚父,被世间不少百姓暗地里称呼暴君、昏君的当朝皇帝,居然因为一个臣子,而动了恻隐之心。
以往的铁血手腕统统不见,剩下的,只有多愁善感。
皇帝,也是人。
若非为了国朝,他需要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冷血、毫无弱点的人,要不然的话,他其实更向往,去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去光明正大的喜怒哀乐。
“陛下虽然失去了傅大人,但是却迎来了一个孟川。”李轻眉柔声道。
她看向曹长柷的眼神,都蕴含着浓浓的情意。
“如今国师重伤,朕可以大刀阔斧的兴改革之举,将朝廷内的毒瘤、各地藩王、权臣等,一一拔除了,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大魏凝聚成一股绳,以应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曹长柷深呼吸一口气,再次变回了那个冷酷无情的大魏帝王。
“陛下的意思是,修史一事可以暂缓?”李轻眉问道。
曹长柷点了点头,“朕之所以突然着急修史,是因为傅天酬这老家伙,逼朕逼的太紧了。他如今以自身性命为代价,为朕,也为这大魏争取了一些时间,朕自然不急于修史了。”
他认为,当前的紧要之事,是要加强中枢权力。
不过,朝廷中一些亲近国师的逆臣,都需要被处置。
未来的大魏,不能交到他们的手上。
事情分轻重缓急,国师的事情需要解决,可以不是现在,留待将来。
但是,朝廷的各种弊端,需要铲除了。
不能再任由他们那样发展下去了。
要不然的话,底层的百姓,迟早是要民不聊生。
实际上,现在的情况也有些相近了。
曹长柷心里有套完整的计划。
朝中官吏、各地藩王、节度使,是要优先解决的。
其次是世家、邪祟之祸。
最后,才是国师。
万不可操之过急。
傅天酬就是因为太过心急,所以才会入狱。
但是话说回来,那只是每个人思考的点儿不一样。
傅天酬认为,世间之邪祟,已经极为猖獗了,若是不加扼制,只怕将来难以控制。
所以,必须要抓紧解决。
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傅天酬没有预料到后果。
他做这事的时候,连死都不怕,还想什么后果?
自己落狱是迟早的事情,要是因此给后来者一个写史对付世家和国师的机会,也算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