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绣便答了一半实情:“我们遇上他的时候,他身上好好的。只因山间湿冷,他的衣裳便借给了那边堂小姐,不是损坏了。”
莒绣点头道:“桑姑娘不用担心,我们同四少爷一块下山来的,一路行走,不见异样。”
桑姑娘收了泪,浅笑道:“那就好,让你们见笑了。我先前遭了难,是兄长救下来的,虽不同根,却堪比嫡亲,彼此记挂。再是我方才说的那话,是想请两位见谅,他先前遭了一劫,落了个心病,并不是故意的。唉,本该是个文武双全的英才,可偏偏……造化弄人,过不了那一关。他也可怜!嫂子好的时候,成日家催他左右逢源、四处攀附,他是个清高的,做不来那样的事,两人总是争来吵去,没有过过几天好日子。”
桑姑娘这番剖白,坦坦荡荡,倒让人没法往别处想了。
莒绣便安慰道:“事传成这样,必有缘故,说不得是令兄已经好了。横竖山上那些贼,是真真切切被抓去了官府的。”
桑毓琇看着她,似笑非笑道:“但愿如此。”
莒绣隐隐觉着对方不是自己能摸透的,便转了话风道:“男人们外头的事,我们也管不上,就丢开不管吧。这些事,老太太心里保管有数。桑姑娘,我妹妹这眉……我们不擅梳妆,不好乱动,还请你帮忙看看,能不能改。”
桑毓琇笑笑,没再说些什么,抬手从荷包里摸出一把小剪子和一把小剃刀,当真细细致致替美绣修了眉。
她人美手巧,还真把美绣修得多了分甜美少了分稚气。
美绣对着镜子一个劲地瞧,连声道谢。
桑毓琇转头问莒绣:“你的眉形尚好,还可以再好一些,要不要……”
莒绣忙道:“那倒不必,我糙惯了,修了这回也难得顾下回,没得糟蹋你的心意。”
桑毓琇也不强求,收了工具却没有要起身的意思,又问:“妹妹上了几年学,会不会作诗?”
“只在学里坐了月余,勉强认得几个字,作诗这样的高雅,那是擀面杖当笙吹——一窍不通。”
桑毓琇显得有些失望,又问:“妹妹可得闲?我那有些诗集,可以讲给妹妹听。”
莒绣愈发觉得她古怪,对自己有所图,摇头道:“我这榆木脑袋,可学不来这个,学里不曾教过,我们平日里干活也用不上它。诗文这样的精致,可不是三五天就能学得会的。姐姐是要做大事的人,何必在我身上浪费光阴!”
桑毓琇更失落了,右手紧紧地掐着那个荷包。
莒绣提心吊胆地看着,生怕那剪子刀子伤了她那双金贵的手。应承她?自己又实在是做不到。
从三太太起,大约这一房人,都有些爱做媒的癖好。桑姑娘这些话,加四少爷那句“她弹琴我作诗”,合在一起,不就是想让我为讨好四少爷多努力呗。可明明她才是对四少爷有情有义的那个啊!
桑毓琇万事通透,唯独在这个上执拗,又道:“我的意思,你听明白了,是吗?”
桑姑娘递了投名状,又这样执着,莒绣便直言不讳了,道:“三太太和四少爷热心肠,都想过替我保媒。也怪我没说清楚,我去年就满了十五,婚事家里边早有了意向。四少爷已及冠,是已经成家立业的人,姑娘实在不必为他操心。”
桑毓琇叹了一声,也说了心里话:“四奶奶就这些天的事,大夫早就不开方了。她和佟家的意思,是为着鸾儿,想再从她们佟家挑一个过来续上。只是三太太和他都不乐意,想先一步……”
莒绣没兴趣知道他们三房那些事,随口问道:“鸾儿是……?”
桑毓琇愣了一下,才答:“小侄女,今年虚四岁了。”
“所以,四奶奶快要去了,孩子那样小,他就这样丢下她们,走了?”
桑毓琇立刻辩道:“三房的人都在那,鸾儿一直是养在三太太房里的,处处熨帖,养得极好。只是这里,她娘不放,才没跟着回京。”
莒绣话都不想说了,干脆再把话说清楚:“三太太让我嫁安管事,可见她是丝毫瞧不上我的。婚事从来都是父母之命,桑姑娘你想再多,说得再细,也无用。且我对四少爷毫无男女情意,断不会卑躬屈膝去讨好谁。”
“可……可他只中意你。你不了解他,他是个世间少有的好男子,眼里没有世俗尊卑偏见,不会因为你的出身就瞧不起你。他又是个洁身自好的,这几年,屋里的丫头,外边的粉头,一个也不沾。他认定了你,你……”
“四少爷再好,也与我没有任何干系。桑姑娘,他是你兄长,这些话,可千万别让外人听去了,免生闲言。”
美绣在旁听戏听得脑子都转不过来了,盯着她俩来回看。
美绣便答了一半实情:“我们遇上他的时候,他身上好好的。只因山间湿冷,他的衣裳便借给了那边堂小姐,不是损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