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拎着布口袋,紧走几步:“别扯了,没事儿。”
许大茂的确不是怕警察逮,而是要赶着去厂子里,安排整治郑晓宝。
但这话不好直说,他只得低声央求:“听话,真有事儿,是跟领导商量重要的事。”
秦淮茹见他说得急切,只得作罢。
许大茂推着车子出院,跨坐在了车座上,回身和她挥手道别。
猛然想起来昨晚郑晓宝说的话,秦淮茹赶紧走近前:“大茂,郑晓宝说,”
“说什么都没用,说什么都晚了!”许大茂不屑地说完,一拧身子,骑车走了。
秦淮茹见他志得意满的样子,也就不再追上去废话了。1
到了工厂,许大茂把自行车放进了存车处后,迈着大步来到了纠察组办公室。
闲坐着的组员们,见到副主任前来视察,立刻纷纷站起来打招呼问好。
想起几个月前,许大茂很感慨。那时的他,处在人生的危急之中。好在凭借他的精明才智,不仅摆脱了巨大的风险,更还把这份风险,完美地转嫁到了二大爷刘海中身上,令后者立刻身败名裂、陷入了囹圄之中。
今天,不想,也不能忍耐的许大茂,发着狠心要把这样的情景重现一回。
当然,他自知并没有能力让郑晓宝“进去”。但他却完全有自信,把这个不服气的小伙子,用人民的铁拳好好教育一番。
让这个小子以后只能带着冷漠的神情,低头做人。
“哥儿几个。”许大茂从口袋里拿出大前门烟,逐一分发,“今儿个有重要任务。”
接过烟来,组员们纷纷表态:“您说了算。”
大家很认可、很听话,这对于此时的许大茂,毫无疑问又打了一剂强心针。
“原来在食堂,后来去了主食售卖点,现在去了阅览室的郑晓宝,大家伙儿还都记得吧?”许大茂拱着火儿问。
在场有好几位,曾经去榆树胡同“检查”郑晓宝的收藏的老物件儿。当时的情景,这几位提起来都是历历在目一般。
实在是印象深刻。因为这几位,都不同程度地被痛打了一顿。
现在许大茂这一说,大家立即群情汹涌:“怎么不记得!真他玛窝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