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倒众人推,以此为导火索,好几个基层领导都反应他损公肥私的问题。
县社李主任代表组织找他进行了诫勉谈话。为防止他继续利用职权损公肥私,给集体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不良影响,县社党委采取了组织措施,把他的分工从主抓业务的副主任,调整为主管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的闲差。
权利被削弱,给基层办不了什么事儿,人家就不买他的账,张斌利用职权当「官倒」这条道儿基本就被堵死了。
没有额外的经济来源,不光给我们娘两贴补生活遇到困难,他自己面临的难题也无法解决:他的大儿子已经复员,张斌托关系把老大弄到了信用社上班;
二儿子复员也指日可待。两个儿子都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县城里没有房子肯定不行,他还需要筹集不菲的资金给两个儿子买房、娶媳妇。
穷则思变。好在那时没有明令禁止干部经商办企业。瞎倒腾行不通,他决定自己开店。
但有上次卖不合格建材的教训,建材这个烫手山芋他是不敢再碰了。
经营百货倒是他的老本行,但利润太薄不说,竞争也非常激烈。
店面太小缺东少西的难以吸引顾客,销量没有保证;
店面大了本钱又太多,还要雇佣不少年轻的服务员,经营风险也不小。
经过冥思苦想和市场调研,他决定独辟蹊径,开个粮油店,经营老百姓生活一天也离不开的米面粮油。
第38章 不择手段
都说民以食为天。但看似谁都离不开的粮油店,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张斌才发现,经营米、面、油虽然销量不小,但这个行业的竞争也很激烈,每斤米、面的进销差价往往以分计算,50斤一袋面粉,毛利润也就2、3块钱,大米也好不到哪去。
但张斌毕竟在县城当了几年副主任,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日常经营不行,他把目光瞄准了各个单位春节发放福利这块蛋糕,豁出脸面,东拉关系西求人,总算把买卖硬撑下去。
但全年核算下来,扣除给房东的门市租金,弄好了也就剩份工资钱,这对于需要大笔资金支撑两个家庭生计的张斌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但张斌有丰富的经商头脑。经营普通米、面、油不解渴,他就转换经营思路,瞄准了方兴未艾的高端市场,做起了经销精品粮油的文章。
他决定普通米面和精品一起上,优势互补,并采取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同品牌的商品拼价格,高端自创品牌争效益。普通米面油面对普通城镇居民,这些人对价格非常敏感,他把售价降到最低,目的就是吸引客源,增加粮油店的人气;
精品粮油面向先富起来的那部分群体和银行、保险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单位节日礼品采购,他要把这块业务作为粮油店的主要赢利点。
他深知同行是冤家的道理。他拟定的普通粮油恶性竞争策略,一旦推出将引起市场震动,引起同行的嫉恨。
如果到北京市场采购名牌产品,短期内可能还有盈利空间,但同行也不是傻子,谁都能采购到的货源,他能用精品粮油挣钱,人家也会上货,还很可能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招数,把价格打压下来。
所以,他的精品粮油必须确保在市场上独一无二,才能取得市场垄断地位。
而确保市场垄断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创品牌。他明白「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包装对打开市场非常关键。
于是,他专门去北京,请人设计了精美的大米、面粉的包装袋和小磨香油的礼盒,并注册了「小康」牌商标。
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他使出了铤而走险,偷梁换柱的招数:在春节到来前,他到劳务市场专门雇佣十几名外地工人,拉到石棉瓦在农村老家搭起的简易车间,把上好的50斤一袋的富强粉,化整为零,装到标有「精品饺子粉」的小包装袋内,摇身一变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利润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但如何将普通大米包装成精品大米,却让他一时犯了难。
那时市场上并不缺乏从东北过来的好大米,如果把它们直接装进自己设计的包装袋,出售价格高了肯定没有市场,价格低了自制包装就失去了意义,还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为此,他经过观察思考,发现市场上当年没有卖掉的名牌陈米,除了从外观上看米粒混沌发污,米粒上沾有一层米粉外,用清水头洗干净后,做出饭来与新进的同品种大米并无明显区别。
经过反复试验,他想出了用碾米机脱掉米粉后,用沾了少许色拉油的干净抹布,在大笸箩内把米粒整个搓一遍的处理办法。
墙倒众人推,以此为导火索,好几个基层领导都反应他损公肥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