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崇祯催款

敛起怒气,又问道:“夸奖国丈的这段话,可有外人知道?”

若是此事还未传出,她便立刻找人把事情的真相告知皇上,国丈如此行事实在是太过无理,简直就是藐视皇后,藐视皇权。

不说做多重的惩罚,至少也得让国丈多出万两白银!

小太监不敢抬头,仍旧跪伏:

“回禀娘娘,应当是传出去了。正好当时有人来传信,说是勋贵处催借不畅,皇上便让人把国丈慷慨解囊的事情给勋贵们讲讲,让勋贵们向国丈多学习学习。是以,这件事儿应该已经在京城传开了。”

听见这个答复,周皇后瘫坐回了椅子上,满脸无奈的愁容。

“你回去向皇上复命吧,就说哀家知道了。”

——————————

不管国丈到底做了什么,主动多捐三千两的事情终究还是在崇祯有意的推波助澜之下,传遍了京城。

本来犹豫不决,或者迟迟定不下借款数额的勋贵们,在这消息的催促之下,也不得不偏向于多少拿出点银子打发皇帝。

等到第二天的午时,勋贵的府上全都跑遍,每家勋贵都应许了借款,只不过是金额多少罢了。

“王伴伴,应下的借款有多少了?”

御书房内,崇祯冲王承恩问道。

正在批改的几份奏折,内容除了少许几份是关于内政之外,剩下的大多都与即将开拨的驰援部队有关。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的事情从来都不简单。

哪怕发到皇上桌案上的一定都只是需要选择或者拍板的工作,但是处理起来一样繁琐复杂,偏偏又事关重大需要慎之又慎,哪怕崇祯十几年来一直勤政,批改起来也是相当疲惫。

“皇上,勋贵们一共应下了十一万余两银子,加上朝堂上认借的,总共银两有近三十四万两。”

“呼,总算有点好消息了。”

崇祯听见这个数额,揉揉眉心,稍稍舒缓了心情。

筹集到的银两已经超过了三十万两,这样一来,太祖法宝就足以充能一次,届时足以阻挡三次敌军冲击。

如此以来,至少闯军势如破竹的进攻声势,可以稍稍遏制。

“不过,终究还是差了些啊。王伴伴,你派人确认一遍,是不是所有朝臣、勋贵都借过钱,如果发现漏网之鱼,一定派人前往督促催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