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之前击退闯军之后,新军就在闯军之中留下了特别多的内应,所以在情报方面,闯军对于新军来说,从一开始就是完全透明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身,作战就已经是相当不公平的状况,除非闯军直接堂堂正正之势,横压平推,否则,一切有设计的计划都将失败或者部分失败。
而在实际的兵力上,闯军的人数虽然比邓文明旗下的将士更多,但是毕竟精锐程度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在实际的作战能力上,闯军的硬实力也要略逊于新军。
这,就为新军制定其他的作战计划留下了空间。
因为,无论实现怎么样地作战目的,无论想要达到什么样的作战效果,想要足够的主动,可控的范围大,首先的前提都是能够在实力上战胜对方。
如果本身的硬实力比对方更弱,那么势必带来的一个结果,便是无法完全随自己的心意来实现目标,而必须将对胜局亦或者对伤亡纳入最重要的考量。
讲完这些之后,邓文明便讲起了太祖从京城中传出的要求。
那就是,在作战胜利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我方打入敌军内部的人手升迁。
这样一来,整体的作战思路其实就出来了,那即是:通过整体大胜,局部败退的情况,来达成战局。
以这样的战略目标为指导思想,最合适的办法,便是引导敌军分散成零散的队伍,然后针对不同的零散队伍,予以不同的进攻烈度。
这样一来,需要坚决消灭的,那就派遣大量的队伍,进行饱和式进攻,直接将对方干掉或者击溃。
此次作战中,俘虏的这么多闯军,大半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的。
需要控制升迁的队伍,则对其进行引导式作战,也就是派队伍与这样的闯军作战,但是将队伍的数量控制在对方能够与之抗衡的程度,并且在作战之后,通过安排己方士卒败退的方式,来让对方得到击退战功。
当然,击退但是却没有多少击杀的话,并不算多大战绩。
但是,邓文明肯定不能通过牺牲新军将士的方式,来给闯军中的内应送战绩,于是,他便设计出了“拯救友军”的军功策略。
所有设定之内应该得到好处的闯军内应,在击退新军将士的进攻之后,平均最多三次,就能够拯救一直闯军队伍。
被拯救的闯军队伍,都将会是新军这边早就计划好的队伍,要么是所在队伍的最高品级比内应更低;要么是直接将更大的队伍击溃,相应将领击杀或者俘虏之后,由闯军内应“正好赶到”,然后拯救大量游离的零散部队。
这样一来,就算没有带回多少新军的首级,闯军内应能够拯救这么多的其他队伍,也完全称得上很大功绩。
而且,有着救下这么多友军的证据,那么报上去自称杀了百个新军将士,但是没来得及搜刮就被新出现的新军将士将尸首收回,也是完全能够被理解的。
这样一来,新军将士哪怕不安排人去送死,闯军内应也一样能够“拿到人头”。
毕竟,功劳本身从来就不在实际的战场上,而是在朝堂的封赏之中。
至于具体如何执行,如何控制,如何分析敌军实际所在的地方与当前兵力,这就是更加复杂而繁琐的内容了。
这一块,哪怕是已经学习过很多兵书,而且实际参战多次的崇祯,听着也感觉分外复杂。
别说学习,就算是听懂这次的实际具体操作,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不过,崇祯本身其实现在也已经对作战这件事情没抱有那么大的兴趣了。
以前那么用心学习,那么冥思苦学,完全是因为当时的崇祯只能依靠自己,一旦当时的他不能立起来,那么整个局势就会直接陷入死局。
现在的他北有徐允祯徐将军,南有邓文明邓将军,居中还有唐通唐将军作为镇守,整个将领这一块完全充足,他这个皇帝,也几乎不会再有指挥作战的时候了。
当然,虽然不能完全听懂,但是至少在这个过程之中,崇祯已经明白了邓文明到底有多么厉害。
能够这样碾压式战胜闯军的大将,崇祯以后对于南边的战场也就彻底放心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
点击下载本站a,海量,免费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