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纸从何来?

雕刻出来的版也不会浪费,只要保存好,可以一直用。

这样综合来看,雕版印刷实际上是更有实际意义的。

雕版印刷之所以在活字印刷出现之后依然大行其道,其根本就在于要求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更具市场推广价值。

相比之下,活字印刷美则美矣,却因为种种原因,有点高高在上,不接地气。

当然,现在已经解决不少问题了。

至少采用浇筑模式制作的铁字,版式肯定没问题,工整度清晰度都不用太担心。

成本,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因为煤炭的使用和冶铁技术的提升,这铁,说实话也不那么值钱了。

也就是捡字排版费劲,对人要求高,要不然,直接铸造铁字,采用活字印刷速度会更快。

这也使得活字印刷在国家层面,可以有用武之地,因为国家肯定能找到需要的人,办起这样一座印刷厂。

而长远来说,必然还是发展活字印刷,因为书籍数量会越来越多,书籍篇幅也会越来越庞大。

就好比网络,动不动就是百万上千万字,这要去雕,雕到何年何月?

得多少人来雕?

那要再来一本或者几本呢,是不是就成有生之年系列,只能等儿孙烧过去了?

活字印刷就不用。

这个时候活字印刷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一套字搞定一切,成本大幅度降低,效率大幅度提升。

可能这才是后人推崇活字印刷术的根本原因,尽管生不逢时,还有点水土不服,但是是未来。

长远来说,是发展趋势。

李二也不傻。

雕版印刷,他喜欢,因为门槛低,只要有意愿,不需要多大投入就能做。

这样对于书籍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普及是极有意义的,书籍的价格,也势必会大幅度下降。

活字印刷,他也喜欢。

尽管这玩意成本有点高,对人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是作为国家,承担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偌大一个国家,铸造几套活字,找一堆识字的人,建几个印刷厂,按照需求印制各种书籍还是没问题的。

主要有些东西,就好比那套九年义务教育的教材,必须得用到活字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