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页

杨氏扫了一眼王府里来的奴仆,立时有人会意,从马车厢底下拖出一只大箱子,里头是筛细了又掺过香灰的黄土,给王妃娘娘垫出一条路来。

舒兰与这才敢接着往前走,这小巷宛如羊肠般曲折,转过几道之后,却是霍然开朗——前头的路,居然是用圆石垫过的!不算宽,够一人走,通向一间破院子。

那条圆石小路高过路基,上头没有积水,踩上去就不会污了鞋底。

杨氏说:“王妃娘娘,这就是赵氏干的了。那屋子,便是她和两个孩子寓居之处。”

舒兰与早听说那两个小兔崽子顽劣,做好了心理准备才往前走,不曾想进了杂院里头,竟见两个孩子在帮忙糊一层层的破布。待进了屋子,便是在不好的光线下,也看得出这里是拾掇过的,地面干净,破被子在没有帘子遮挡的床上叠得整整齐齐,短了一条腿的破木桌上,还摆着一只土瓶,瓶子里插了三五朵爱长在墙根边儿的小野花。

不鲜艳,有点儿香气,主人是个挺有生活情趣的人。

“这便是赵氏的屋子?”她问杨氏。

杨氏点点头,正要说话,有个端着一盆鞋底的年轻妇人从屋子后头进来。

却原来这房子是个“两面通”,这种屋子,本地人拿来做厨房或是杂物间的多,有些百姓手头有点儿余钱,也立这么一间待客用,但寻常人不住这个。

前后都有门窗,冬天就会冷得只剩下胸膛中一颗心里还有几丝热乎气。

赵氏刚从京城来泽州不久,纵使有些钱,路上耗用得也不少。官府分给她住这个,她就只能住这个。

但她勤快,肯干活儿,又有杨氏时不时照拂一二,虽然过得紧巴巴的,衣裳倒还合体,也没有像别的没入府邸伺候的官奴婢那样,穿得露手光腿破破烂烂。

她甚至还借着给官府洗衣服的活儿,将那些实在破碎得洗不成的衣物捡回来,裁布片,做鞋底,拿去贩卖,一双鞋底换二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