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戬只在临渭城修整一日,第五天,便率军西进,直捣司马保的老巢,秦州城。
大军一分为三,由他率领十三万主力大军,沿渭水而上。另外五万兵马由贺兰宣统领,大多为骑军,横扫周边郡县。
其余一万多兵马则驻扎于临渭城,掌控后方粮道。
沿途乡县根本没有多少兵力驻防,面对汹汹如潮的大夏军,基本望风而降,大军的行进速度并未耽搁太久。
行不过七八日,大军兵临秦州城。
此时的秦州早已严阵以待,六万守军依仗深池高墙,工事完备,面对十数万大军,并未有太大的担忧。
秦州城乃整个秦州的中心,城中聚集的人口,便有十多万人,若是强征,还能再拉出几万人马,兵力与大夏军不遑多让。
大夏军并未立即展开进攻,而是开始营建大营,主力布置在东面,另外在南北两处再设两营,各屯两万兵马,用于监视威慑。
秦州城墙高城深,纵然大夏军拥有抛石车,也不是那么好打。
更何况要在短时间内结束秦州战事,那就更没有时间在这里跟司马保耗下去了。
因此,李戬更希望能够与司马保来一场野战。南北两处布置的少量兵力,亦是有引诱守军出城的意思。
只是没有想到,司马保为人胆小谨慎,即便给他留下了两处破绽,他也不肯出城偷袭。反而坚持稳守城池,想要跟大夏军拼消耗。
对此,李戬也是无可奈何,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疯狂的抛石轰击,广挖坑道,布置弓箭手压制守军反击,然后派出大量民兵携土填河,与当日临渭城之战并无二致。
唯一不同的是,大夏军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无需为了夺城而损失太多的兵力。
因此同时,另一头的贺兰宣率领五万骑军,沿途攻城略地,并未打一路烧一路。
在他的军中还跟随者大量的宣教官和文吏,每攻下一片乡县,便留驻一支兵马,协助宣教官稳固地方,维持秩序,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
乡县的士绅地主,要么好好配合大夏军分田政策,要么被抄家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