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一旁,谢文清听了一耳,只觉太阳穴突突一跳,当真脑壳生疼。

琅琊山,桃花居,祸害窝,“哎,什么时候能安生啊!”

第89章

乞巧节这一日, 各家的女郎三五成群,呼朋引伴, 好生热闹。

日间, 无论是平常人家的女子,还是世家大族的女郎,她们都会进行穿针乞巧的比赛。

所谓穿针乞巧便是让参赛者以五彩丝穿九尾针, 先完成的称为得巧, 后完成的则为输巧,得巧亦有彩头, 彩头各有不同, 并不在贵否, 只单纯讨个吉利, 图个荣光。

当然, 这日间穿针乞巧之荣自然于谢年华无关, 作为手残党,谢二姑娘的女红向来惨不忍睹。

不过,输人不输阵, 作为女红垫底的名人, 她虽总要被冤家对头乘机冷嘲热讽一番, 却依然年年不拉地参加世家女郎的乞巧宴, 可谓是重在参与之典范, 精神可嘉, 也只是精神可嘉。

这不, 今年这场宴,她依旧不负众望,成为“输巧”最末之人。

然而, 谢年华脸上那独特的妆容却令所有女郎都忽略了比赛的结果。

时下之人重容颜, 可谓“颜即正义”,无论男子还在女郎,亦对各种妆容如数家珍,如今出了这么一款清新脱俗的新式妆容,各家女郎那还有什么穿针引线的心思。

从日间到晚间拜织女之前,众人的注意力大多都围绕着妆容,胭脂,发饰等之类的话题。

待到新月升起,祭品就位,众女郎终记起这乞巧节还有这正经的仪式,于是,众人依依不舍,三步一回头的从谢年华身边散去,列队做仪式。

天启琅琊一带的乞巧节,至夜间便有“拜织女”的风俗。

皎洁的月光下,女郎们结伴,或五六人,或十来人,若是世家乞巧宴这般,便是浩浩荡荡的三、四十余人。

她们汇聚于花庭或小院,于月光下摆上一张桌子,桌上置茶、酒、水果、桂圆、红枣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于瓶中,最后再前置一小香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