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唐米第二天就跑去法院递交了材料,唐粒这边也开始着手食材配送公司的组建,当然,她的货源问题也还没解决。
这事,除了她自己,其他人都替她着急。唐米愁得唉声叹气,只恨自己没有一块地,能给唐粒种点蔬菜出来,龚蕙兰呢,每天送货路上,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就想帮唐粒寻摸个蔬菜基地出来,就连胡嫂子,偶尔过来窜门,都要劝唐粒不要急,慢慢来。
大人们说得多了,现在就连小胖墩儿见着唐粒都得说一句:“唐粒姐姐,你要变成穷光蛋,我让妈妈不要收你房租。”
小粉团呢,就拿着唐麦给的零花钱往她口袋里塞:“姨姨,小粉团的钱都给你。”
好吧,就连孩子们都觉得,唐粒要亏成个穷光蛋啦。
就这样,很快到了唐麦婚礼的日子。
这年头摆酒席,当然不像几十年后那样摆在大酒店,都是摆在自家院子里,像机械厂宿舍大院里,但凡谁家有喜事,都是摆在筒子楼前面的空地上。
席面上,掌勺的大厨都是另外请的,一般不讲究的就请个十里八村公认掌勺厉害的,讲究的就会好好备点礼请个实打实的饭店掌厨。
因为唐粒的关系,唐家这次请的是邹美凤的爹邹安和。邹安和那可是响当当的国营饭店大厨,能请到他掌勺,那可算倍有面子了。
当然,除了大厨和他自带的助手,其他打杂帮忙的,就都是自家的亲戚朋友了。
唐粒穿过来后,也是头一次见着这么多亲戚。
七大姑八大姨的自不必说,关系最亲的就是唐国顺的亲娘,她们的奶奶了。
老太太年纪一大把,头发花白,精神头倒是挺好,因为过年时送去那条给她挣了面子的羊腿,抓着唐粒的手夸了半天孩子孝顺,还偷摸从兜里掏出个卷起来的手绢,拿出两张五元纸币,一张要给唐粒,一张则要给做新娘子的唐麦。
唐麦正忙呢,转手就把钱塞进唐粒手里了,唐粒拿过老太太的手绢,给她仔仔细细卷回去,照旧塞回她衣兜里。
“奶奶,我们有钱。”她拉着老太太在床头坐下,“外头乱纷纷的,您呐,就在这儿坐一会儿。”
“行吧,我坐着,你们忙你们的去。”老太太笑呵呵地,脾气很温和。
唐国顺乡下几个兄弟自然也都带着媳妇来帮忙了。农村人实诚,也清楚尹巧芬的脾气,怕拖家带口遭人嫌,几个小的孩子都没带,就带了两个大的能干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