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粒于万众瞩目中,径自走到台上,礼貌地冲主持人点点头,问:“我可以说两句吗?”
第135章
主持人看向面无表情的郭嘉良,没有接收到这位领导阻止的意向,他就明白了,这是让唐粒讲的意思。主持人掩饰住眼底的诧异,回头看向唐粒,说了声“当然”,就把话筒递了过去。
台下的冯文栋左右看看,又扭头看向杨宏业等人,却发现那几个被他煽动起来的,由于家庭困难而不愿面对工厂改制风险的工人,仰头看着唐粒,一个个神情怔忡,却并没有反对或阻止的意思。
他突然想起来,这批人当初能留下来,就是因为唐粒提出的建议。
这种时候讲起道义来了吗?
这些不靠谱的怂货!
冯文栋无奈,站起来提着嗓子高声道:“唐粒,你已经不是棉纺厂的人了,今天这是棉纺厂的事情,可跟你没关系。”
拿着话筒的唐粒微微一笑,居高临下看着冯文栋:“冯厂长,我就说两句话。第一句,棉纺厂如果能实现改制,我将注资八十万,革新设备,转型升级。第二句,我在吴县已经跟外商签了三百万元的订购合同,棉纺厂如果改制,与我的安琪拉布艺公司合作,那么以后这个项目都由棉纺厂来生产。”
两句话说完,她一点不拖泥带水,直接下台,走到吕宽身旁。
两鬓斑白的吕宽看着唐粒,眼圈都红了:“三百万的订单,是真的?”
唐粒笑道:“吕厂,我还能一直忽悠您吗?”其实他们双方都知道,唐粒第一次过来找他游说时说的话,大部分是开的空头支票。只是吕宽别无选择,只能装聋作哑。
吕宽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只是要有人注意看的话,就会发现,他的肩膀其实在微微颤抖。
为了全场职工奔波劳碌的吕厂长,因为得不到职工的理解、支持而愤怒、无奈、失望,可现在,因为唐粒的两句话,他又燃起了希望。
而因为这两句话,礼堂里也一下都炸了。
注资八十万,还有三百万元的订单,而且听她的意思,这订单还不是单单一次的,是一个长期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