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
东宫属官并未设全,一是因为太子并不在东宫居住,二来则是因为太子年幼,圣人有意再缓两年,也给太子一个锻炼的机会,若是他自己能主动挑选出几名属官来,那再好不过。
东宫这边有了太子左庶子,其它的事宜也就慢慢地筹备起来。
太子读书仍然是在弘文馆,但是散学后,会有太子侍讲再专门到东宫为太子授课一个时辰。
太子侍讲并非只有一人,圣人特意选了三位,都是由科举选上来的,其中,有两位是探花郎,还有一位则是江南有名的才子。
太子单独上课这一个时辰,太子伴读也是要陪着一起听的。
无形中,太子伴读就等于是免费多了几位老师,而且还能学得更多。
圣人派人观察了几日之后,觉得还不错,便想着早日将谢家的几个孩子接回来,好让太子从中选一位合眼缘,又能玩到一处去的做伴读。
李政一开口,谢初夏就给否了。
“不急,再有几个月他们守孝期满就都回来了,何必非要将几个孩子单独带回来?”
“朕是担心太子身边的玩伴太少。”
“那您也不必拘于谢家中选呀。”
李政摇摇头,谢家的家教,他是很信服的。
他甚至有心让谢修文来给太子当先生。
“三郎,东宫属官,您都已经定好人选了吗?”
李政摇头:“不急,慢慢搭起来就好。不过东宫六率可以慢慢地选拔着。卿卿以为这东宫六率当由何人来统领?”
谢初夏笑道:“妾怎知何人合适?妾一妇人,如何知道哪位将军有大才?况且,东宫六率最高官也不过才正四品,妾以为还是选一些小将为好。莫要因为过于宠爱太子,而委屈了那些大将军。”
李政哈哈大笑:“你倒是总想着提拔年轻人。也罢,回头演武时,朕好好看看。”
(/41944/41944673/28579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