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主们只希望他们能还钱,自然不会去害死他们。
所以关于这起“自杀案件”的调查就不了了之, 并没有人再去怀疑什么。
也包括陈西河。
陈西河一开始只觉得可惜,直到他找到那封信。
-
差不多是林父林母“自杀”一年多之后的事。
陈西河一直记得两位恩人过去的恩情,在两人过世一年多以后, 恰逢清明节他路过林家的老宅附近,想起过去,便上门祭拜。
林家老宅废弃已久,只在“林见秋”年幼时住过一段时间,之后便举家搬到了市中心。
林父从小在这里长大,对老宅还有几分感情,偶尔也会回来转几圈,看望一下以前的朋友和邻居。
直到后来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日常越发忙碌,也就渐渐回来的少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周边的邻居也都因为拆迁相继搬走,只剩下已经残缺的老房子。
直至现在的林见秋穿越过来,原主也没有再回去看过。
陈西河拿到那封信也只是巧合。
他上门的时候只带了一束花,在门前静站了片刻,一个年迈的老奶奶晃晃悠悠地出门晒太阳,就这么看到了他。
老奶奶年事已高,自言命不久矣,死也要死在家乡故土,便留了下来。
不过那时候她的意识已经不太清楚,视力也不好,模模糊糊地看到个人,就把他当成了林家的儿子。
“你怎么才回来?”
“你爸妈给你留了东西,走的时候记得带走。”
那些絮絮叨叨的话里大致是包含了这两句话的。
陈西河本只是做做样子,免得让神智不大清楚的老人不高兴,然而照着老人随手所指的方向,他竟然真的发现了一个小箱子。
箱子有密码锁,陈西河带回去之后试了很久,发现是林见秋的生日。
里面是写给他们儿子的信,还有一些遗物。
那封信的落款日期要比遗书的晚一些,也全然没有提及过关于绝望的字眼,只是一些对儿子的鼓励,让他好好上学,未来好好生活。
只有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些端倪。
他们说如果他们回不来的话,让儿子去找某某人,他们之间有过交情,可以帮他度过难关。
打定主意要自杀的人,是不可能说出“如果我们回不来”这样的话的。
比起自杀的意愿,更像是遇到了什么难以预知和抵抗的危险。
陈西河犹豫过要不要把这个箱子交给林见秋本人。
在他下定决心之前,他又去了一趟林家的老宅。
他想去找那个老奶奶再打听一下细节。
然而等他到的时候,老奶奶已经去世了,操办着后事的家人对于林家的事情一无所知。
同时得到的还有将附近房屋彻底推平改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