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间,赶骡子的小厮猛然顿住,将他从自己的思绪里打断,拉开轿帘探头:“怎么了?”
“冻死个乞丐,巡城司收尸呢。”
谭玉书的视线探过去,巡城司大概常做这事,套好麻袋直接扔车上,旁边的几个乞丐趁机将死者身上的衣物扒下来,一阵争抢,最后赢得开怀大笑。
收回视线,谭玉书不解的问:“昔年高祖曾令各州府县设善济堂,于寒冬收养无衣者,为何在天子脚下,还有冻骨弃于市呢?”
赶车的小厮顿时笑了:“老爷,你这话也太痴了,这天下的善济堂再多,又哪里有乞丐多。”
“这倒也是。”
谭玉书也被自己逗笑了,退回车内冥想,不再理会。
嘉明帝今年五十五岁,却还是精神矍铄,旁边倚着一妙龄女子,端的是倾国倾城、风华绝代,便是最近最受宠的陆美人。
长春园中,地方进献上来的绿梅开花了,红梅、绿梅、白梅交相辉映、相映成趣,嘉明帝早就起了邀群臣赏梅作赋的兴致,正好趁着美人芳诞,一半赏梅,一半庆贺。
嘉明帝一手牵着美人,一边与爱重的宰相论诗,众大臣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好不快乐,兴味正浓时,目光突然一凝。
一株红梅下,立着一个粉面玉琢的郎君,独立树下,低眉浅笑。周围喧闹,唯他自成一界,仿佛梅精花魂幻形而来。一时间嘉明帝竟是有几分恍惚,分不清究竟花美,还是人更美。
嘉明帝有些惊疑的小声问身边侍奉的太监:“独自站于梅树下的人是谁,为何如此眼熟?”
大太监禄安一看,就知道嘉明帝要问的是谁了,笑着回道:“陛下,是建和二十年您亲点的探花啊,现任镇北军都指挥使,因现下边关太平,特召回师。”
嘉明帝恍然大悟,抚掌大笑:“原来是他啊,寡人当年便担心他长大了不复少年玉貌,如今倒是可以放心了~”
禄安附和着嘉明帝笑着,眸光微动。
殿中序坐,谭玉书正找自己位置时,禄安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微笑着施礼,将他牵到一个位置。
禄安可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能被他引路,谭玉书自然受宠若惊,匆忙还礼:“谢掌监。”
禄安但笑不语,躬身退下。
谭玉书跪坐在毡上,总觉得这个位置风水十分好,以至于四面八方的视线都明明暗暗的汇聚而来。
谭玉书便垂下眼帘,端正自视,将一干打量隔绝在外。
酒宴正酣,群臣开始纷纷上前贺陆美人芳诞,文气斐然的贺诗,财大气粗的贺礼,惹得陆美人娇笑连连,皇帝也分外开怀。
不过开心之余,嘉明帝的目光总是忍不住向谭玉书身上飘去,最后终于忍不住了:“满座皆乐,谭卿何故一言不发,满腹心事尔?”
这突兀的一问,满座皆静,看着全场目光的聚集,谭玉书终于意识到这句话是对他说的,有些惊慌的直身揖手:“陛下恕罪,微臣失礼。”
嘉明帝素喜美色,谭玉书生的倜傥风流,便忍不住多瞧他几眼。却见他一直眉尖若蹙,神思不属,不禁有些好奇,遂有此问,没想到反而吓到了他。不由的想起昔年他在身边时,便有些胆小怯懦,这么多年倒没什么变化,便笑着宽慰道:“哪有什么罪不罪的,谭卿若有烦恼,大可直说。”
此等宠爱之情溢于言表,众大臣神色各异,而与谭玉书有些龃龉的邓文远脸色更是难看。
谭玉书神色挣扎,终于嗫喏开口:“非是微臣不愿说,只是此事大异,微臣至今亦是魂惊神曳。”
他这么说,嘉明帝更是好奇了:“不管何事,直言无妨。”
谭玉书起身再拜,眉心微蹙,娓娓道来。
“某时,微臣行于路间,路遇一乞丐,对微臣喊着号子:‘君着绮罗暖,我着破衣寒,君登膏梁地,我埋白骨边’。”
“微臣听他此言,不像乞丐,倒像是落魄的读书人,又见他衣衫单薄,于凛风中瑟瑟发抖,便起了怜悯之心,解下狐裘披在他身上。”
“谁料那乞人又伸出双脚,哀求道:‘既已赠衣,何不赠靴?”
“微臣失去衣物,正觉寒冷,听那乞人又索要靴子,便有些不悦,不过见他双足开裂,血肉淋漓,又生出些不忍,便脱下靴子一并赠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