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敏学:……
宇文兄,你还能不能行了!
总是这样不着调,以后还想不想娶媳妇啊!
第86章 天上掉馅饼
赵平卉正拉着柳絮玩个痛快时, 她的未婚夫也被人拉着去喝酒。
这群人大多是落榜的举子,一起备考时与乔四郎是好朋友,如今乔四郎高中且入了翰林院, 便于他们是云泥之别了。
所以酒宴上,乔四郎被众星拱月, 矜持的接受着这群人的吹捧与敬酒。
酒至酣处,下首的几个书生便说起了雍京时兴的话题, 其中一个还拿出了最新一期的《厄法寺周报》在宴席上大声诵读。
《厄法寺周报》不仅在市井中很火, 在读书人中也很火。
因为报纸上除了故事栏,还有一个固定的诗文征集栏, 每期都会在末尾处发布一个主题,向所有人征集诗作。
投稿者无论出身, 只要将自己的诗作封在信封中,写好地址和姓名, 投到厄法寺的信箱里,静候佳音即可。
如果被选中,就会刊登在报纸上,厄法寺还会派专门的“遣花使”上门,奉上丰厚的薪资和三色“诗文碑”。
“诗文碑”一面绘蔷薇, 一面刻“XXX公某年某月某日著XX获甲/乙/丙等”字样, 甲等蔷薇涂金,乙等涂朱, 丙等素碑。
读书人多不事生产, 不通俗物, 过稿得到的稿费, 是非常体面的一种谋生方式。
而且《厄法寺周报》的流量简直可怕, 只要登上报纸, 瞬间就能家喻户晓。
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文名可以说是一个文人非常重要的东西,但不是每个人都像庄子叔一样,下笔如有神,靠硬实力积攒文名。
或者像谭玉书一样,根本不用自己写诗,别人一见他,回去就恨不得上赶着一天写八首诗怀念他,谭郎自己写的诗,都没赞美他的诗火,啥也不用干,靠一张脸,躺着就把饭吃了。
这两种天赋型选手,别人看着只有羡慕的份,而现在《厄法寺周报》这个平台,堪称人工造“神”,把厄法寺发布的主题仔细琢磨一下,万一超水平发挥被选中,那就直接火了。
所以每周来投的稿子几乎能把信箱撑满,能选上的都是百里挑一,被人戏称为“小科举”。
竞争难度越大,含金量越高,每个读书人都以得到金色“诗文碑”为荣,一时间厄法寺的“诗文碑”,成了读书人间最流行的装饰。
席间念报的人姓吴,腰上便挂着一块朱红的“诗文碑”,可见曾在往届诗文选拔中搏得第二,非常了不起。
只是不知厄法寺是怎么想的,这期的主题居然是“闺怨”,读罢《氓》,这群大男人都有点被冒犯的感觉。
“是谁人写了一首这样的诗,以妇人之口,抒发满腹不贤不淑的怨愤之词,居然也可以名列榜首。”
“署名无名氏,厄法寺不会是懒付稿酬,所以选了一个无名无姓之人吧。”
“厄法寺这期报纸,真是有失水准,乔兄以为如何?”
提到乔四郎,众人顿时殷切的看过去,等着听乔兄的高见。
乔四郎矜持的抬起下巴:“这恐怕是哪个深闺妇人所作,如今却有这样的女子,仗着读了些诗书,就自诩才女,卖弄才情,牢骚满腹,不是抱怨夫君,就是抱怨公婆,却忘了女子应当恪守的贤妻本分。若我说,女子生性轻浮,只知圣贤之表也,教她们读书,便易致邪,让一个好好的女儿家,变得不贤不孝。真正有见地的父母,应该教女儿的是恭顺贤淑之德,而不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一番话,顿时引起其他人的交口称赞:“乔兄果然字字珠玑、振聋发聩,若天下人皆奉乔兄之至理,则无不贤之人矣!”
众人的殷切追捧让乔四郎很受用,矜持的举起酒杯,又饮了一杯。
吴生见他喝的面露红光,便继续为他斟酒,眼睛一转:“听闻乔兄最近喜事将近,想必尊夫人定是一个难得的好女子。”
乔四郎皱起眉头,赵平卉出身商门,当他正室夫人,实在有些高攀了,岳父岳母身上,也带着一股子商家人的小气与粗鄙。
但赵平卉本人长的小家碧玉,还算漂亮,性子也和顺,没犯过什么大出格的事,他就不说什么了,于是道:“乡野之人,没什么出挑的,只不过她与我自幼定亲,耽误了年纪,现在一家人一门心思的逼着我快快成亲,我也只好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