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虽然和他们想的不太一样,但也不耽误他们进行下一步。
嘉明帝御驾亲征的事,谭玉书自然是强烈反对。
但这招就是为了对付他,当然他越反对,嘉明帝越坚定。
他这么坚定,谭玉书只能“迫于无奈”答应,但还是做了最后的谏言:若是京中皇室宗族,趁机谋害太子,犯上作乱怎么办?
这可说到嘉明帝的心坎上,当即决定圈禁所有宗室,严防他们有不轨之心,然后把右相郑兴言也带上,让他身边的大太监禄安,代太子监国。
元宁自然也在被重点监视之列,可他一个无权无势的世子,失去了右相的势力,又能做什么?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他的“聪明才智”,看起来如此无用。
纵观历史,好像只有忠臣才会因为帝王的猜忌蒙冤而死,真正想篡权夺位的人,反而不会,因为皇帝不敢。
谭玉书虽然立的功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但嘉明帝会明目张胆抢他的功打压他,就是因为在他心里清楚的知道,谭玉书根本没有别的心思。
满朝文武也差不多,若是谭玉书真的有实力造反,且有篡逆之心,借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对他说话那么大声。
那谭玉书到底有没有篡逆之心呢?
套用现代的一句话:当别人怀疑你有篡逆之心的时候,你最好真的有。
到了战场上,可就是他的地盘了。
大军兵分两路进攻,一路直进青州增援,一路侧翼包抄,打北戎军一个措手不及。
嘉明帝万金之躯,他的銮驾自然跟着大军从正路慢慢走,而谭玉书则被命独领一军,在另一条路疾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