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从大明境内肆虐归来的瓦剌军,再不做它选。
瓦剌军退去时的痕迹无法掩盖,换一个军事才能出众的将领,能根据路上的痕迹判断出太多的东西。
如粮草辎重的大概数量,军队人数的数量,甚至能区分出步兵与骑兵的数量。
按理而言作为马背上的民族,是极少有步兵这一说法,可难保有投降派,或是俘虏,民夫跟随出战。
指望瓦剌人自己运送物资,那真是太小瞧了他们。
用汉人俘虏当炮灰攻城的事,他们又不是没干过,这方面他们是专业的。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军事才能的重要性,常威显然是没功夫去学的,至少现在没有去学的必要。
浮屠军狂奔一夜,却丝毫不露疲态,来时什么样子,现在依然是什么样子。
兵不是普通的兵,马也不是普通的马,别说一夜,就是一天一夜不休息都还能发挥出至少八成战斗力。
瓦剌军显然做不到这一点,他们走走停停,却被常威一夜时间追上,且相距已不足十里地。
天光放亮,草原上的蓝天碧空如洗,有苍鹰展翅,啼鸣不绝。
常威也不知道这是野生的鹰,还是瓦剌人用来的警戒的猎鹰。
但这都不重要了,十里地,以浮屠军座下战马的神骏,至多一刻钟就能追上瓦剌军,顺势发动突袭,或许也可能是强袭。
“终于是追上了,可是让本座好找。”
“浮屠军听令。”
“此次出关只为援救英宗,而瓦剌八万大军距此仅余十里,从现在起当以最快速度奔袭至瓦剌面前,本座为前锋,在瓦剌军中撕开一个缺口,只待英宗朱祁镇落入手中,尔等不可恋战,直至退回边关大同镇,可听明白?”
“明白。”
“出发。”
常威手持银龙枪,双腿一夹马腹狂奔而去,身后三千铁骑纵马跟随。
草原上瞬时起了风,一股黑色的狂风。
从一开始常威就没想过跟瓦剌军硬碰硬,更没想过将瓦剌军重创。
要是他愿意的话,重创瓦剌军是肯定能做到的,但他舍不得,更不愿意让辛苦培养出来的浮屠军在此折损。